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也將愛老助老作為行業準則,但你可知道,公交司機那一聲聲“請給老年人讓座”呼喊背后的無奈?
老人不落座公交不發車引發的“奇葩”案件
2月7日9時許,廣東珠海。網傳一位公交車司機要求老人入座后才開車,但老人執意站著。一年輕小伙上前指責老人耽誤了全車人的時間,二人大打出手。
2月26日,事情有了后續進展。據華商報大風新聞,老人患有腰椎疾病,不能久坐,且距離目的地僅一站路,便選擇站著。當時公交司機堅持不坐不開,見老人拒絕干脆熄火下車。在廝打過程中,老人左眼眼瞼裂傷,縫了4針。小伙5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扎到了肺部。原本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轉為刑事案件,老人因涉嫌故意傷害被取保候審。
每一條離譜規定的背后都有過慘痛的教訓
“老人不坐公交不發車”看似離譜,其實隱含著前人踩過的“坑”,正是“前車之鑒”形成了公交系統內部的潛規則。電動公交車采用無級變速,慣性大,經常急走急停,而老年人體弱多病行動遲緩,一個急剎車很容易出事,到時候免不了一筆賠償。乘客傷亡,公交公司賠償,司機或因交通肇事犯罪而坐牢,背上案底還可能影響子女未來。他真的太難了!
即便乘客不配合司機安排落座,公交公司也得賠償嗎?是的,客運關系中的承運人處于弱勢。
從民事法律關系分析,公交車司機急剎車等原因導致乘客受傷,乘客可以選擇以侵權(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糾紛)或者違約(客運合同糾紛)為由請求公交公司賠償。以侵權為由追責實行過錯責任原則,而追究合同違約責任則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除非傷亡因乘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或者是乘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乘客的一般過失不能減免公交公司的賠償責任。
一則最近報道的案例可以幫助大家理解司機師傅的執拗。
2021年5月,北京通州。公交司機賈某剛駛出公交站臺不久,發現與后方另一輛公交很近,下意識的一腳急剎車將過道中站立著準備下車的張某摔倒,經送醫搶救無效死亡。經查,兩輛公交車之間有足夠的空隙,賈某一時疏忽產生誤判。賈某構成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11個月。公交公司對死者家屬進行了民事賠償。
上有公司規矩,下有乘客抱怨,只要壓力與風險常在,公交司機兩頭受氣的處境便不會改變。相信大家對公交車上“給老年人讓座”的提醒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希望老年朋友能給予司機師傅更多包容,您坐好,他安心,旅途中的每個人才能順心。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