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間,廣東省發改委印發《廣東省加快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行動計劃( 2022-2025年)》( 以下簡稱《計劃》) , 到2025年示范期末,實現推廣1萬輛以上燃料電池汽車目標,年供氫能力超過10萬噸,建成加氫站超200座,車用氫氣終端售價降到30元/公斤以下,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技術創新高地。政策發布之后,引發業界以及資本市場高度關注。分析人士認為,繼電動車需求被成功點燃之后,未來汽車產業政策的發力點開始指向燃料電池技術路線,這無疑將為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投資藍海,前景可期。
2021年8月,國家相關部委發文明確將上海、北京、廣東等3個城市群列為全國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2021年底河南、河北兩個城市群也獲批。業內預計,五大城市群在未來4年將推廣超過32000輛燃料電池汽車,簡單按平均計算每年將有8000輛保底。
8月12日晚間印發的《計劃》提出,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云浮為重點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走廊,重點支持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系統等八大關鍵零部件企業以及制氫、加氫、儲運設備企業在省內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到示范期末,八大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進入全國前五。
保障低成本氫氣供應方面,除了推動加氫站內電解水制氫、開展氫氣制儲運新技術應用試點(清潔能源制氫,開展核電制氫、海上風電制氫、光伏制氫等試點)之外,《計劃》明確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考核中“氫能供應”獎勵資金,按照示范城市群內車用氫氣供應量獎勵給加氫站;對加氫站終端售價2023年底前高于35元/公斤、2024年底前高于30元/公斤的,各級財政均不得給予補貼。
同時加大研發支持力度,對為廣東獲得國家示范城市群考核“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積分的企業給予財政資金獎勵,參照國家綜合評定獎勵積分,原則上每1積分獎勵5萬元,每個企業同類產品獎勵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
在加快布局建設加氫站方面,《計劃》規定,“十四五”期間全省布局建設300座加氫站,其中示范城市群超200座;鼓勵建設油(氣)氫合建站;支持自用加氫站建設;統一加氫站建設補貼標準——對“十四五”期間建成并投入使用,且日加氫能力(按照壓縮機每日工作12小時的加氣能力計算)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氫站給予建設補貼。其中,屬于油(氣)氫合建站、制氫加氫一體化綜合能源補給站的,每站補貼250萬元;屬于其余固定式加氫站的,每站補貼200萬元;屬于撬裝式加氫站的,每站補貼150萬元。
行業分析師劉博認為,氫能源是實現碳中和的必經之路。首先,氫儲能可以克服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大規模開發利用時產生的消耗和儲存問題。其次,氫能能夠為企業提供清潔的能源替代方案,通過逐步替代傳統能源的消耗以減少及消除碳排放。因此,氫能是中國由高碳能源向低碳化、最終轉變為無碳化能源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中重要的能源載體。交通領域是氫能需求的主要增量來源,也是實現氫能向其他領域大規模拓展的突破口,氫燃料電池汽車是現階段實現氫能在交通領域推廣和應用的切入點和關鍵點,氫能聯盟預計2050年氫能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為2458萬噸,占比氫能源需求41%。
我國燃料電池汽車行業處于商業化初期階段,燃料電池系統市場集中度高(CR5達93.2%):我國燃料電池汽車行業處在商業化初期階段,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國市場銷售的燃料電池汽車總數分別是2737、1177、1586輛,市場規模較小且采用燃料電池系統的商用車制造商集中度高。2020年前五大燃料電池系統供應商以燃料電池系統總銷售功率輸出計的總市場份額達到93.2%。
比如,億華通招股說明書預計2035年中國氫能產業值將達到5萬億元人民幣,交通運輸領域氫氣需求量將由2020年不足1%增至2050年40%左右。預計到2025年我國燃料電池系統銷量將達到51200套,5年復合增長率達94.8%。2025年我國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將降至2200元/KW,相比2020年下降63.3%。
第一批3+2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落定,政策催化下我國燃料電池系統國產化、降成本有望加速到來。
劉博建議投資者關注氫燃料電池系統技術領先的頭部企業:億華通、重塑股份。億華通是氫燃料電池系統“龍一”,2020年市占率為34.8%,已與、北汽福田、、吉利商用車等國內知名車企達成深度合作。公司技術來自我國動力電池領軍人歐陽明高院士團隊孵化,2021年底,公司發布了額定功率達到240kW的燃料電池系統產品,遙遙領先于國內同行業企業。重塑股份是氫燃料電池系統“龍二”,2020年市占率為32.7%,公司核心客戶包括、宇通客車、申龍客車、中通客車等多家知名車企。公司的首席技術官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實踐學院助理教授、BallardPowerSystems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擁有豐富的燃料電池產品開發從業經驗。在持續研發投入下公司已突破多項核心技術。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