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已至,北方大地供暖季正式開始。近日,北京、天津等多地陸續開始試供暖。說起供暖,相信大家依舊會對之前因供暖而來的霧霾心有余悸。如今大部分地區雖已改為天然氣供暖,但天然氣燃燒依然會產生一定量的碳排放。
我國供熱領域面臨能源結構調整及嚴峻的環境污染等問題。氫能作為高效清潔的二次能源,具有燃燒熱值高、燃燒產物無污染、覆蓋供暖面積更大的特點,未來將成為替代天然氣供暖的不二選擇。
中氫源安與華東理工大學合作開發的有機液儲運氫技術,突破氫能儲運危化品屬性的制約瓶頸,使氫能得以成為理想的儲能介質,助力消納大量可再生能源,不僅可以實現可再生能源豐富地區自身的供熱、工業、交通等領域的供能,還能使可再生能源豐富地區真正實現能源外銷,創造經濟產值。
關乎能源安全的儲能介質
通過使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制造的氫氣被稱為綠氫,不僅燃燒產物絕對清潔,其生產過程也完全沒有碳排放,氫能被視為“21世紀終極能源”。對于構建低碳高效現代能源體系來說,氫能更大的價值在于,它是一種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儲能介質。
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的間歇性特點,導致其不能長時間持續、穩定地輸出電能。受制于電網消納能力,經常會出現“棄能”現象。近幾年,隨著極端天氣的日益頻繁出現,讓人們對可再生能源供電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儲能就成為解決問題的必由之路。將可再生能源發電儲存起來,在需要時釋放,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持續、穩定的電能輸出,提高電網接納間歇式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氫作為一種重要的二次能源,可以通過電解水獲得,氫作為儲能介質具有能量密度高、補能速度快、低溫適應好等優勢,非常適合長時間儲能,從而解決風能、光伏發電所遇到的時段、季度、地域不平衡等問題,實現傳統電網無法實現的大規模、跨季節、跨時段、跨地域的儲能,將成為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的利器。
作為極具潛力的新型大規模儲能技術,氫能不僅適用于大規模儲能和長周期能量調節,還可以在調峰調頻輔助服務、削峰填谷等多類型能源互聯、搭建微電網等方面實現能源資源的靈活利用。
氫能產業有望迎來爆發期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在2030年碳達峰愿景下,我國氫氣年需求量預期達到3715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約為5%。到2050年,氫氣年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氫能在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超過10%。
隨著我國“雙碳”政策的逐漸落地,“綠電綠證”、“谷電制氫”等政策的推出,配合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等技術的逐漸進步,可有效解決制氫成本高和綠色生產的問題。
西電東輸、南水北調,多少個浩大的工程都只是為了實現資源、能源的分配調用。氫能上游來源是可再生能源,我國可再生能源豐富,風光發電潛力巨大,足以支撐我國氫能產業發展。
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的成本之外,氫氣的儲存、運輸同樣也要占據很大一部分成本。以光伏發電制氫、20MPa高壓管束車方式運氫的主流方式來計算,氫能從源頭到應用的使用成本將高達五六十元每千克,這將近氫能大規模商用的經濟性臨界點價格的兩倍,因此氫能供暖還不足以成為現實。
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氫能價格進入下行通道,氫能供暖也逐漸成為可能。占據氫能成本大頭的氫能儲運,看似固若金湯,但也已被中氫源安攻破。
中氫源安有機液儲運氫技術,通過質量儲氫密度達5.5%,體積儲氫密度達55kg/m3,實現了氫能儲運的非危化品屬性,安全高效。同時,有機液在儲氫、儲運、放氫過程中損耗極低,可循環使用,大幅降低了能源成本。
隨著氫能價格進入下行通道,雙碳“政策”的逐漸落地,氫能供暖或在不遠的將來走進千家萬戶,氫能也有望迎來爆發期。中氫源安以創新氫能安全儲運的方式探尋氫能供暖模式,促使能源供應端有效融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驅動下,中氫源安憑借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力爭在新一輪能源轉化過程中突出重圍;亦細嗅薔薇,關注萬民生計,以技術創新立身,大幅降低能源價格,促進能源變革和經濟轉型,為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能源體系作出積極貢獻!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