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很常見,但你有“打過公交車”嗎?當下,沒有固定時刻表,沒有固定路線,不按套路出牌的“網約公交”,已成為許多地區百姓出行的最新選擇。
把公交當的士“打”,真便捷真實惠!
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運營效率,增加可達性,滿足市民多樣化、個性化出行需求,各地公交公司開始探索“網約公交”營運模式,安徽池州也于今年5月底正式運營響應式網約微公交線路。
網約車速度快,價格卻不低,而網約微公交不僅速度快,價格還親民。據悉,此次池州響應式網約微公交線路采用的是安凱純電動E6公交車,車型兼具“小巧玲瓏”、低碳節能雙重屬性,只需3元就能隨叫隨到,吸引了眾多市民紛紛前來“打卡嘗鮮”。僅上線2個多月,池州“微公交”平臺線上注冊用戶量就已達到13389人,實際下單5326次,訂單量呈井噴態勢,在廣大市民及網絡中獲得廣泛好評。
“陽光巴士”并非虛名,真可愛真靈活!
微公交線路具有車身小、線路短、周轉快等特點,對于公交的整體線網來說,微公交線路重點任務是銜接居民出行的“毛細血管”區域,解決好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城市微公交以“短平快”為主打,有效補齊居民出行短板,不僅保證了公交車良好的道路通行能力,更便于公交服務向大街小巷和社區學校等城市末端延伸,使公交線網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填補主城區各社區公交出行線路空白,暢通主城區內公共交通微循環。
同時,安凱純電動E6外觀新穎,“萌”態十足。車輛采用超短前后懸、長軸距及高集成化底盤結構設計,打造6米級低入口微巴,空間利用率更高,且更加方便老年人、兒童以及殘障人士上下車,可大大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幸福感。
安凱E6+“微公交”系統強強組合,讓公交公司減少“空車跑”的消耗與支出的同時,還進一步解決了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接駁難題,無疑是企業尋求新的利益發展空間的“最佳助力”。
未來,安凱將潛心聚力開發出更多微循環產品,助力公交企業從傳統公交向現代公交轉型,切實解決市民百姓出行之急,為大眾提供有溫度、更舒適、高科技的美好出行服務。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