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客車展獲悉,當次日達、當日達等限時速運產品,已經在城市物流中變得稀松平常,而鄉村物流卻還受制于消費品進村“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困境。其發展程度大大滯后于鄉村群眾對物流服務的需求,不僅老鄉們的消費潛力難以釋放,而且鄉村振興的目標實現也受到阻礙。
如何才能補齊鄉村物流短板?前不久,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郵政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為鄉村物流提速提質,指出了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簡稱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道路。
快遞進村“專車”接送,盤活客運“造血”能力
“滴、滴、滴……快遞到了,拿快遞了。”
長豐縣C163公交車由楊廟鎮慣常發車,只是如今上車的不止有乘客,還有一件件要送到馬郢社區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的快遞。
發車前,駕駛員熟練的充當起“快遞員”,配合郵政工作人員將快遞裝車、清點、上鎖,并在到達站點后按響喇叭,就有服務站的工作人員聞聲趕來、上車取件。農村客貨郵融合專線,為鄉村群眾在家收取郵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也增加了鄉村客運企業的收入。
伴隨城鎮化水平提高、鄉村人口密度不斷降低,造成了大量客運資源浪費,利用閑置運力幫郵政和快遞企業代郵代送快件,剛好為遇到經營瓶頸的鄉村客運市場,尋找到了可持續發展之路。
鄉村客運企業通過開設客貨郵“專線”,提升了自身“造血”創收的能力,而坐上了“專車”的快件,也為消費品進得去和農產品運得出,這兩大鄉村振興難題找到了解決之法。“現在農村郵快件派送成本降低5%以上,郵快件送達村戶時間平均縮短0.5天,基本實現由縣城當日到家,真是越來越方便了”,合肥市郵政公司相關負責人感慨道。
自2023年起,合肥市便積極推進“農村客貨郵”發展,由交通運輸局牽頭組織合肥市郵政公司、各縣市交通運輸局等單位,推動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行業融合發展。一是盤活場站、運輸、物流等資源,二是暢通農村物流配送渠道,推動運力共享、農村物流效率提升。
目前,在合肥,像這樣“定時、定頻、定線、定車、定點”的客貨郵合作線路有59條,數量全省第一,改造公交車60余輛,合作線路覆蓋行政村108個,每月帶運進村郵件約4.5萬件,助力更多鄉村客運企業增收。
客貨共乘互不影響,嚴格規范用車標準
“客貨郵”融合發展,“客”字重中之重,正因為農村客運網絡有著覆蓋廣、通達深的優勢,才讓“客貨郵”具備了順利落地的先天條件,而為了給“客貨郵”的安全性加碼,使用可靠的運輸裝備也是至關重要。
《意見》中指出,一方面,要鼓勵農村客運經營者優先選用配備下置或后置行李艙的鄉村公路客車,利用行李艙做好郵件快件等物品運輸,在保障旅客運輸安全的前提下,開展郵件快件運輸;另一方面,要鼓勵客車生產廠家結合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需求,優化相應客運車型,為農村客貨郵用車提供更多車型選擇。大力推廣農村客貨郵融合線路使用適配車型,合法合規經營。
以長豐縣的“客貨郵”融合線路車輛為例,承接C163公交車運營的安凱G6客車,其內部空間便與普通公交車有著很大區別。為了做到客貨互不影響,G6客車也應需而變進行了改造。車廂內后排座劃定為郵件存放區,安上了封閉門,專門存放快遞,實現了“獨立倉儲、客貨分離”。
2024年1月29日,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意見》有關部署,交通運輸部又組織制定并發布了《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輛選型技術要求(試行)》,其中明確了農村客貨郵融合車輛為車身長度在4.8米至9米的客車,車內物品存放區面積不能大于乘客區面積等用車規范。
越加嚴格的“客貨郵”用車標準,也對客車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能滿足鄉村客運車輛靈活、機動的特點,又要能適應“客貨分離”的用車變化。市場有所呼,安凱客車有所應。
目前,安凱客車正在策劃研發符合“客貨郵”用車規范的相應車型,不斷完備產品布局,將兼顧鄉村復雜路況的適應性與大空間、高舒適的乘坐體驗,同時,方便按照運營場景實際需要進行改裝。
長豐縣的“客貨郵”融合線路,只是全面發展農村客貨郵融合的一個縮影。作為“客”的主戰力之一,安凱客車也將深入挖掘“客貨郵”新模式用車需求,與“貨”“郵”深度合作,探索因地制宜的“客貨郵”形式,爭取讓“客貨郵”融合延伸到更多鄉村、惠及更多民眾。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