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固定站點、無固定路線,乘客看到車輛,只要招招手,司機就會停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載你到服務范圍內的任何地點。《都市快報》5月24日報道,杭州公交集團發布消息,杭州將開通“招手即停”的穿梭公交巴士。第一條穿梭公交巴士線路,在丁橋區域率先運行。
事實上,“招手即停”的巴士在深圳、成都、南寧等城市已有先例。此次杭州公交的同步跟進,無疑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公眾的出行需求。
不過,這又何嘗不是疫情倒逼之下的一次公交服務再升級?
2020年初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大幅下降,公共汽(電)車首當其沖。數據顯示,2020年,浙江省公共汽(電)車客運量較2019年下降了35.63%。從需求側的角度看,伴隨疫情而來的各種限制措施,讓人們從客觀和主觀上都減少了出行需求。同時,為了降低被感染的風險,人們在出行時會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由此也給公交運營企業帶來巨大沖擊。所幸,城市公共交通屬于政府購買服務,能享受到一些政策上的補貼。
但是,公交集團畢竟也是企業。乘客數量的銳減,無效投放的增加,很難讓管理者“高枕無憂”。曾經,公交車以能提供最大載客量、票價低廉為優勢,早晚高峰“擠公交”成為站點上的一道道風景線;而如今,公交車速度慢、靈活性差等缺陷,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暴露得愈發明顯。現在的蕭山街頭,已經幾乎看不到滿座的公交車,有的甚至成了“敬老班車”。特別是往返于城鄉的一些線路,班次密度小、準點率低,等一趟車半小時起步,這樣的“時間成本”很少有人消耗得起,空車運營的情況自然也屢見不鮮了。
當然,即便沒有疫情,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不斷發展,私家車保有量的日益增長,公交服務如果不轉型升級,遲早會面臨客運量逐年下降的“窘境”。現實種種,都是對公交運營管理者的拷問:如何更高效地配置資源?如何更合理地優化公交線網?如何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出行服務?
近些年,杭州相繼推出過觀光巴士專線、企業通勤專線、社區巴士等一批定制公交服務,這次推出的“招手即停”巴士,是對社區巴士的再升級,被稱為“社區微公交3.0”版本。它既體現了“響應式”的人性化服務宗旨,也比普通的公交專線更具靈活性和可達性。以至于有人認為,“招手即停”巴士抄襲了出租車的運營模式,只不過它比出租車更實惠。
不論“招手即停”巴士的實際運營效果是否能達到預期,對于政府和公交運營企業而言,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在老百姓對早晚通勤、跨區出行、觀光旅游等多樣化出行需求日益增長的形勢下,不斷創新和提升多元化的公交服務,將會是一道長期的必答題。畢竟,讓老百姓樂享其“乘”,才是公共交通的終極目標。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