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以來,陜西氣溫持續走高。在商洛,中鐵二十局建設者頭頂烈日堅守在施工一線,全力推進西十高鐵建設。
烈日炎炎,高溫炙烤下的隧道內像一個巨大的蒸籠。到了下午,在商洛市商州區紅旗村的深山里,肖嶺隧道進口內的施工作業面氣溫超過50攝氏度,達到隧道內一天中的最高值。
“請大家戴好安全帽。”“誰要是身體不適,請及時告知我們。”……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負責人李宗輝在檢查隧道安全工作時反復提醒施工人員,他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
“西十高鐵陜西段全長169公里,共有16座隧道。中鐵二十局負責施工長度15.05公里,其中肖嶺隧道是陜西段全線第四長隧道,施工難度大,工期緊。”李宗輝說著,用手掌抹一抹額頭,豆大的汗珠摔在地上。
為高效完成年度目標任務,4月以來,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全面掀起“大干二季度、完成產值目標”勞動競賽熱潮,柏朵山隧道、肖嶺隧道等多個作業面緊張施工,先后組織60余臺(套)施工機械、300多名施工人員投入現場,在全面做好施工組織、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力爭早日建成這條“綠色高鐵、生態高鐵”。
肖嶺隧道進口施工人員內穿勞保服裝,外披反光馬甲,采取兩班倒方式交替施工。“天氣熱,大家都自帶了2升容量的水壺,一上午就能喝完兩壺。”來自四川的隧道開挖作業班工人楊茂枝說,“高溫下,連續作業確實挺讓人難受的,鞋子里面發燙,衣褲都濕透了。即便如此,大家對隧道掘進工作仍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南秦河特大橋施工現場,地面溫度直逼40攝氏度,樁基施工在高溫下火熱推進。“質量是高鐵建設的‘生命線’,僅靠技術標準約束還不夠,必須緊盯每個環節、嚴把每道關口。天氣再熱,我和同事們都時刻在施工現場,關注項目進展。”2018年參加工作的“90后”技術員于永勝邊說邊拿著鋼卷尺全神貫注地檢查每一個橋梁樁基鋼筋籠的焊接質量。
為了做好西十高鐵建設工作,在全面抓好施工生產和疫情防控的同時,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部還為員工辦公室、宿舍安裝了空調;浴室保持24小時熱水供應;調整菜單,嚴格監督飯菜質量,將綠豆湯、西瓜等防暑食品納入員工日常食譜;及時為現場施工人員發放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物品,多措并舉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
“因為天氣炎熱,我們采取錯峰作業方式,并為大家配備‘愛心小藥箱’等,還定期組織高溫防暑、心理健康、安全作業等方面知識及業務培訓,保障員工的身心健康,最大程度加快項目施工進度。”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黨支部書記賈曉楠說。
今年以來,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部緊盯年度目標,優化方案,精心組織,加快各項手續辦理、前期臨建施工和施工隊伍、機械物資進場,保持大干快上勁頭,目前正全力推進南秦河特大橋橋墩、肖嶺隧道進口等重難點工程施工。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