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發改投審〔2023〕5號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中山市交通運輸局:
《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山市交通運輸局關于審批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萬頃沙-興中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請示》(穗發改報〔2023〕49號)收悉。經國鐵集團鑒定中心技術審查和廣東省鐵路規劃設計研究院投資估算審查,并報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批復如下:
一、項目功能定位
為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網布局,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促進廣州都市圈、珠江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積極推動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支持中山市重點地區發展,同意新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萬頃沙至興中段項目(投資項目統一代碼:2020-440100-53-01-086287)。
二、主要建設內容和技術標準
(一)主要建設內容。線路起于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站,止于中山市興中站。新建線路正線長度47.6公里,其中橋梁4.6公里、路基0.15公里、隧道42.85公里。線路設計時速160公里。全線設萬頃沙(既有)、十二涌、二十涌、香山、火炬、張家邊、中山、岐江新城、石岐、興中等10座車站,預留火炬東站。新建煙筒山停車場1座,新建煙筒山、香山主變電站。線路預留自香山站向珠海方向延伸條件。
(二)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城際鐵路。正線數目:雙線。設計速度:160公里/小時。最小曲線半徑:一般地段1500米,困難地段1300米。最大坡度:正線一般25‰、困難情況下不超過30‰。牽引種類:電力。動車組類型及編組:市域D型車,4/8輛編組。調度指揮系統:調度集中。列車運行控制方式:CBTC。
三、投資估算、資金籌措方案及建設工期
項目投資估算總額305.59億元,其中靜態投資282.54億元、建設期貸款利息11.99億元、機車車輛購置費11.00億元、鋪底流動資金0.06億元。項目資本金占總投資的50%,為152.80億元,其中廣州市承擔57.42億元、中山市承擔95.38億元。資本金以外的資金通過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解決。
項目建設總工期為5年,其中萬頃沙至二十涌段的建設工期與南沙大型城市綜合體建設運營做好銜接。
四、項目建設單位
項目由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山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組建項目公司作為建設單位,負責項目建設及運營管理。
五、同步實施工程
同步實施香山站往珠海方向預留工程投資11.23億元,由中山市先行出資,后續納入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香山至珠海段項目。
六、前置審批要件
項目審批的相關文件分別是項目建設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用字第440000202300002號)、《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萬頃沙-興中段)工程用海預審意見的函》(粵自然資源海域〔2022〕3132號)、《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工程(萬頃沙-興中段)社會穩定風險(廣州段)分析評估的意見》(穗發改批〔2023〕17號)、《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修編成果稿)的審查意見》、《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南珠中城際西線工程廣州段資金籌措方案的報告》(穗發改報〔2023〕71號)、《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報送南珠中城際西線工程中山段資金籌措方案的函》、《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關于發送新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萬頃沙至興中段可行性研究咨詢報告的函》(經規線站函〔2023〕17號)、《新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萬頃沙至興中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審查報告》。
七、招標核準意見
項目勘察、設計招標已先行核準(粵發改招投標核準〔2022〕10號)。項目建筑工程、安裝工程、監理、設備及重要材料等招標范圍為全部招標,招標組織形式為委托招標,招標方式為公開招標。工程招標核準意見詳見附件。
八、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落實項目建設資金來源。嚴格按照批復要求落實各方出資,涉及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支出的,應分年度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支出計劃,確保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切實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落實好財政性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條件下,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
(二)確保質量安全。按要求組織完成初步設計并按程序報批,加強施工圖審核,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落實各項開工條件,嚴格控制工程投資,按規定程序組織工程實施,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
(三)深化方案研究與統籌協調。進一步研究預留十涌站、世紀路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化與南珠(中)城際香山至珠海段及遠期深中城際的銜接方案;統籌做好與廣珠城際、深江鐵路、廣珠(澳)高鐵等鐵路以及相關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規劃建設銜接。
(四)推進站城一體化融合發展。高質量推進站點周邊綜合開發,合理確定規模和邊界,做好規劃預留和控制,切實提高綜合開發收益,推動項目運營可持續;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及市政配套建設,做好相關交通銜接一體化工程,提升站點集疏運能力,強化與城市建成區及其他重要綜合交通樞紐間的快速連接、便捷直達,提高交通整體效率。請沿線市抓緊推進與本項目相關的南沙大型城市綜合體及配套市政工程、中山段沿線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港祥市政隧道工程、煙筒山交通銜接一體化工程等同步建設工程。
(五)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城際“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籌運營”要求,結合項目客流特點、貫通運營和運輸組織需求,積極探索優化技術標準,推動實現大灣區城際鐵路互聯互通和公交化運營。
(六)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做好本項目建設涉及的環境敏感點的防護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不利影響。
(七)強化社會穩定風險防范,落實好化解措施。
(八)請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同步安排外部電源電力工程,確保與本項目同步建成,請有關部門和地方比照鐵路工程予以支持。
九、規范變更調整程序
如需對本項目審批文件確定的涉及線站位方案、敷設方式等重要事項和內容進行調整,請及時以書面形式向我委報告,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項目實施過程中直接工程費用(扣除物價上漲因素)與建設規劃相比增幅如超過20%,需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關于進一步做好鐵路規劃建設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21〕27號)要求履行建設規劃調整手續。
附件:廣東省工程招標核準意見表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3年2月28日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皠恿ο到y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睆埣铱趦|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