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不斷擴張,人口結構變化,居民出行需求愈發多樣化和個性化,為契合市民日益多元的出行訴求,久事公交主動出擊,將定制公交作為提升公交服務品質的關鍵,通過優化線網布局、推進軌交公交融合,更好地服務于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區,促進區域協同,激發城市交通新活力。
01深入調研 精準規劃定制線路
定制公交的成功,在于精準把握市民出行需求。為此,久事公交業務部門與各公交營運公司主動上門,與徐匯區、寶山區等多區建管委密集對接,面對面高效溝通,精準捕捉出行痛點,制定優化方案,加速定制公交服務落地,便利市民出行。
在與各區建管委對接過程中,重點圍繞各區域產業布局、人口分布及諸如大型社區、商業中心、工業園區等重點出行需求點展開深入探討。徐匯區建管委反饋,其轄區內南部醫療中心周邊,市民就醫、醫院職工通勤面臨難題,現有公交線路難以滿足需求。
久事公交迅速行動,派遣專業調研團隊深入調研該區域,運用問卷調查、實地探訪及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全面掌握了出行人員的出發地、目的地及出行時間等核心信息。
基于翔實的調研數據,巴士二公司精心擬定專門服務于徐匯區南部醫療中心員工通勤的定制公交方案,計劃為這一特定群體提供“點對點”的高效出行服務。
長寧區建管委提及臨空經濟園區內職工受到通勤困擾。園區內企業密布,員工通勤路線雖散卻隱現集中態勢。巴士三公司迅速響應,深入園區與企業逐一溝通,精準把握通勤熱點與時段,精心規劃串聯園區企業的定制公交線路。目前,該循環接駁線方案已進入細化階段,將緩解園區職工通勤難矛盾,有效提高通勤效率。
02特色打造 豐富定制公交體驗
楊浦區建管委結合區內 “文商旅體” 特色,提議打造主題定制公交路線,倡導綠色出行。久事公交積極謀劃,充分挖掘楊浦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巴士一公司計劃推出 “一車一景”沉浸式體驗主題公交線路,將途經楊浦濱江工業遺存風貌區的線路打造為工業文化主題公交,車內裝飾融入工業元素,配以詳細的景點講解,讓乘客在通勤途中領略楊浦歷史變遷。在途經大學園區和商業中心的線路,融入青春活力與時尚商業元素,吸引更多年輕市民選擇公交出行。
今年年初,為滿足寶山大華地區通勤和就學的出行需求,“DZ301”定制公交正式開行,線路全長4公里,早晚高峰各開行2個小時,途經大華三路地鐵站、上海民辦交華中學、上海市大華第二小學、上海市寶山區行知實驗幼兒園、澳洲廣場。線路開通以來,客流不斷增長,特別是早高峰2個小時,每輛車基本全滿。目前線路百公里人次已超過常規線路。
03持續拓展 完善定制公交體系
2024年,久事公交已成功開設定制公交33 條,為市民精心打造了“定時定點、快速直達”的優質出行方案,覆蓋了通勤、通醫、文旅、通學等多個生活領域。
其中通勤線路15條,有效減輕了上班族的通勤負擔;2條通醫線路為就醫群眾帶來極大便利;文旅線路15條,助力游客便捷游覽城市景點;通學線路1條,保障學生安全出行。
2025年至今已新開14條定制公交,其中通勤線路8條、通醫線路 2條、文旅線路1條、通學線路 3條,持續拓寬定制公交服務邊界。
針對各區提出的建議需求,下階段,久事公交將加速數字智慧公交系統升級,借助動態響應式調度技術,依據實時客流變化靈活調整線路,科學精準配置資源。持續拓展定制公交服務場景,探索 “社區微循環” 模式,切實解決社區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難題。同時推出 “園區通勤專列”,滿足大型產業園區內員工集中出行需求,全方位提升市民出行便捷性與舒適度,讓定制公交真正成為市民出行的優選方式。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睆埣铱趦|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