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氣,大家進站時多等一會,待乘客都坐穩扶好后再開車!”4月11日下午1時,武漢下起了雷暴大雨,江岸中環商貿城公交樞紐站706路起點,一臺公交準點發車開往武昌,線管員張利國冒雨上前,細心叮囑司機謹慎駕駛,安全回家。
下雨時,323路線管員張利國冒雨為準備發班司機進行安全教育。通訊員供圖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4月11日武漢迎來局部大到暴雨及強對流天氣,為確保公交運營安全,一大早開班,公交部門就早準備,多部署,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江漢、江岸,新洲、黃陂等區域運營的公交577路、727路、323路、629路、706路等及時發布大雨、雷暴天氣預警信息,采取簽字打招呼、車輛提前安檢、群發提醒短信等方式,警示駕駛員在惡劣天氣時安全行車,禮讓斑馬線,嚴禁私自改線、超速行駛,隨意變道等。
“每站都多停5秒鐘,確保大雨天氣里的乘客都順利上車”“雨天路滑、注意多觀察、保持與電動自行車、非機動車的橫向距離。”下午1時許,天氣陰沉,雷聲陣陣,眼見要下大雨,706路線管員張利國、717路線管員祝智明等一線管理員挨個檢查上線車輛的燈光雨刮、底盤剎車等機件,確保運營車輛安全的同時,做好員工異常天氣行車再培訓,要求司機每站都多停五秒鐘,等乘客上車落座后再開車,遇跑步趕車的乘客,則一定要耐心等待,不急不慌,安全第一。
在江岸中環商貿城公交樞紐站,技工陳傳勇一大早就按照惡劣天氣應急預案檢查車輛。通訊員供圖
下午1時30分,漢口開始下雨,中環商貿城三金潭公交場站的調度中心辦公室里,調度員魏雙紅正緊盯電腦屏幕,密切關注惡劣天氣下她所負責的323路、363路、629路、706路、717路、K717路等6條線路72臺車的運營狀態,科學調配運力,力爭做到人多車密、人少車稀的同時,還根據特殊天氣安全行車預案,每隔10分鐘就發布一次GPS語音:“雨天路滑,注意安全”“中速行駛,停穩開門”“每站都仔細觀察,多等5秒鐘,方便市民乘車”等溫馨提示語,叮囑司機注意行車安全,特別是雨天進站時盡量做到靠邊停車,嚴格按照分段限速要求,避免濺水到乘客身上,細心服務。
下午雨勢變大,江岸金橋大道、后湖大道,武昌彭劉楊路等部分路段出現交通擁堵。629路、706路留守待令的8名“蒲公英”黨員志愿服務隊隊員快速行動,火速趕往隱患路段,設立安全疏導崗,同時為上車乘客開展車門撐傘、扶老攜幼、幫扶助困等志愿服務。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