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出了軌道站,要步行約20分鐘才能到辦公室。現在出站就可坐133路公交車前往,太方便了。”9月29日,在軌道環線動步公園2A出入口處,市民劉女士由衷為公交軌道一體化換乘帶來的便捷點贊。
公交軌道一體化換乘只是我市實施的公共交通運營服務一體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為便捷中心城區市民出行,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按照“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以及“軌道交通與公交、機場、高鐵站無縫銜接、高效換乘”的理念,加快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瓶頸,為市民構建高品質出行生活。
新建成130個公軌換乘點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之前,軌道交通環線動步公園2A出入口處,并沒有公交車站。新增133路公交車站,得益于我市啟動的中心城區軌道與地面公交換乘整體提升項目,即公交軌道一體化換乘體系。自2020年起,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共投資4億元,啟動中心城區軌道與地面公交換乘整體提升項目,目前中心城區已新建成130個公軌換乘點。
數據顯示,在新建成的130個換乘站點中,公軌平均換乘距離由原來215米縮短至35米,基本實現軌道出入口100米內公交換乘全覆蓋,80%的公交軌道換乘距離在50米以內,部分站點實現“一體化、零換乘”。調查顯示,98.7%的市民認為公交軌道換乘時間縮短,83.6%的市民認為換乘舒適度提高。
該負責人表示,軌道第四期規劃中的8條線路、96個車站,均按照公交站點與軌道出入口“一體化、零換乘”的理念,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用。
在軌道線路與高鐵換乘方面,9月30日,軌道交通沙坪壩站換乘大廳及換乘通道正式投用,市民在該站換乘軌道交通環線、1號線和9號線時不用再出站。
背街小巷也開通公交車
“現在,家門口就能坐公交車,10多分鐘就可到達劉家坪軌道站。”9月30日上午,在南岸茶園望豐路站,恒大濱河左岸4棟居民李女士指著小巷公交3101線(望豐路—劉家坪站)興奮地說。
3101線全線4.8公里,單程12分鐘。去年6月開通以來,望豐路—軌道劉家坪站沿線1萬多居民出行受益。
過去,背街小巷里,公交大巴、軌道交通難以直達,成為市民出行的痛點。為讓市民享受“點到點”“門到門”出行服務,我市完善中心城區“快干支微”公交線網布局,探索在常規公交車型無法通達的次支道路上,開行串起社區、醫院、學校、菜市場、軌道站、公交樞紐站的小巷公交。小巷公交票價2元,線路平均長約4公里,統一以“3”為首的四位數字排號。
截至目前,重慶交通開投公交集團在中心城區共開行24條小巷公交線路,投入95臺運力,日均運行班次超2600班次,運送乘客超2.8萬人次。
構建“快旅慢游”觀光交通體系
云端之眼的魔幻燈光,十八梯的復古長街,嘉陵江的璀璨夜景……如此多的熱門景點,一條長約30公里的公交線路把它們串聯起來,成為市民和游客觀賞山城夜景的最佳旅游線路。
這條公交線路就是“都市觀光·漫游重慶”T041兩江夜景游觀光巴士線路。該線路于9月26日重新調整線路,每天19∶30-20∶30運行,車上配備導游對景點進行解說。
為支撐“兩江四岸”核心旅游區觀光線路提質增效,構建符合新興市場特征的高品質“快旅慢游”觀光交通體系,重慶交通開投公交集團依托多源大數據分析技術,對中心城區各旅游景點的相關需求進行分析,對運行線路重新調整。
為實現“城景通”“景景通”,重慶交通開投公交集團還結合軌道交通、陸上巴士、水上巴士、山城步道等交通方式,規劃了“一環+一圈+雙輻射”的巴士慢游網絡。“一環”指兩江三橋環線,“一圈”指都市美食線路,“雙輻射”指熱門打卡線路和歷史人文線路。
目前,重慶公交已開發17條觀光線,投入觀光車60余輛,年均接待旅客480萬人次。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