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退休前的最后一晚,李淑芬老師一如既往的像平常一樣結束運行,擦地板、刷車輪,她說這是老家伙的門面,一定要清理干凈;把工牌摘下來,收進了自己包里,她說要留作紀念;關上車燈,關上車門,再次回眸,她知道明天會有一個像她一樣愛老家伙的人繼續完成使命;簽完最后一個字,揮手報以平安,她燦爛的笑容為奮斗了三十年的公交事業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李淑芬,西部公司五隊K56路駕駛員,我們都習慣稱她為“李老師”。1991年12月李老師正式成為濟南公交5路車的一名售票員。當售票員的時候,她就認真鉆研業務知識,熟悉各個換乘點的位置、換乘方式及票價,為乘車的乘客指引線路,答疑解惑,那會的初心就是為民服務。1993年為了響應企業改革無人售票車的響應,李老師開始學車,成為了第一批售票員轉崗的駕駛員。她說:“主要是自己比較喜歡駕駛公交車,那會能開上這么大的車感覺特別瀟灑,而且可以繼續為乘客們服務。”
從最初駕駛35路到59路到100路再到56路公交車,無論在哪一條線路,李老師都是那個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服務優質,讓領導最放心的駕駛員,三十年的公交車駕齡,無事故、無違章、無投訴,這樣的優質駕駛員成為大家心中的偶像。
最讓人記憶猶新的就是李老師在2019年2月份救助發病乘客的事跡,當時得到了眾多媒體的宣傳表揚,她被乘客稱為“公交好大姐”。2月6日中午李老師駕駛著K56路公交車遇到一名十歲左右的孩子突然手腳抽搐發病。孩子的父親王先生也是第一次遇到孩子這種情況,心急如焚卻又不知所措。憑借著自己的工作經驗,李老師一邊安慰王先生,一遍指揮掐人中救助,一邊急忙攔車,在李老師的幫助下,孩子及時就醫轉危為安。事后孩子的父親王先生也是特意來到車隊,送來自己家的雞蛋和感謝信感謝李老師危急時刻出手援助。
從年輕的小姑娘到雙鬢已添銀絲,李老師也見證了濟南公交三十年來的改革與發展。“從有售票員到無人售票,從最早駕駛燃油車到燃氣車,再到目前的純電動車。企業發展的每一次變化,我都是見證者,更是企業發展的受益人,公交人為民服務的初心始終未變。”穿上剛剛發的新冬裝,手拿榮休紀念品,眼淚在李老師的眼眶中打轉:“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感覺仿佛還在昨天,還想開著公交車為乘客送上一聲您好。今后無論身在何處,永遠不會變的就是我是公交人。”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