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近千棟安置房拔地而起,社區規模已顯露雛形。在這片即將承載上萬幸福家庭的地方,一座公交場站即將落成,連接著京雄高速、雄安郊野公園、容城縣人民醫院、雄安便民服務中心等多個生活場景,全力打造市民5-10分鐘生活圈,成為容東居民通勤、出行、生活的核心樞紐。
雄安新區一片片嶄新的樓宇拔地而起,一處處項目建設現場洋溢著熱火朝天、拔節生長的氛圍。記者戴冰攝
容東片區公交場站項目集公交首末站、公交車輛夜間停車保養、區域公交調度及小汽車截流換乘等功能于一體。其中,設置基礎養護中心和交通控制中心,是雄安新區集約型綠色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重要建設項目。
“項目采用城市公交立體模式設計,相比傳統場站,既能滿足燃油公交車和新能源公交車的駐車需求,又能實現土地資源效益最大化。”項目經理陳煜宏介紹,公交停保樓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總建筑面積超3萬平方米,共設置公交車位169個,小汽車停車位234個,配建144個充電樁。有意思的是,停保場約5700平方米的屋面也設置了公交車位60個。換句話說,停車場房頂未來也是停車場,可同時停放60輛公交車,這無疑對施工要求提出了更高標準。
“一輛公交車的長度約13米,重量約11噸到18噸,也就是說屋面要能承載1000多噸的重量。”項目總工程師武朝平介紹,針對停保場屋面的結構承載力復核是施工主要任務之一。他們通過結構建模,保守荷載數據取值,對梁和屋面板進行受力計算,確保安全生產。
此外,作為符合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筑要求的工程項目,施工也對功能參數、室內環境、使用舒適度、便利程度、無障礙設施配置等提出更高要求。保證材料性能、強化節點處理、嚴控試驗檢測參數、提高功能適應性等是項目建設的“綠色”重點。
項目采用不低于50%的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要求達到環保節能、降本增效的目的,樓板與部分豎向構件均采用預制免拆疊合樓板施工。樓板底模則采用特制增強水泥纖維板,在工廠完成免拆水泥基底模與鋼筋桁架的組裝,運輸便捷、拼裝效率高、成型質量好。另外,技術團隊通過優化施工工藝與樓板細部構造,解決了工序穿插倒置、節點質量薄弱與安裝效率低的施工難點,加快工期進度。
該項目主體結構已全部完成,進入裝飾裝修階段,計劃于4月份全面竣工驗收,建成后將顯著提升容東片區公共設施服務能力,引導居民綠色低碳出行。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