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泉驛區重點打造的高品質科創空間一一西部氫能產業園正在加快建設,建設者們加班加點搶工期、拼速度,力爭全部21棟建筑的主體在年內基本完工,助力打造“綠氫之都”,助力“成渝氫走廊”建設。
搶工期,力爭建筑主體年內基本完工
根據介紹,目前21棟的主體建筑,已經完成了50%。,園區標志性建筑體“H”型塔樓一邊的B1-2棟20層已經封頂,B1-1目前已經施工到17層。
在產業園內標志型建筑塔樓已現雛形的基礎上,園區產業展示中心的主體結構也已經全面完成,正在進行裝飾工程和綠化施工,最快在本月底正式投入運營,整個項目在確保高質量高標準的原則下,建設再提速。
西部氫能產業園效果圖
據悉,作為成都交子金控集團與龍泉驛區共同建設運營的西部氫能產業園,項目建設凈用地面積262畝,總建筑面積41萬平方米,投資23億元。以氫能產業為核心,圍繞氫能及汽車產業科研、生產、孵化、測試、服務,努力打造成為西部地區標準最高、規模最大、區域位置最佳的氫能產業綜合體。
產業展示中心效果圖
“圍繞全年工作目標,西部氫能產業園項目正在全力沖刺全年工作目標任務,10月產業展示中心將投入使用,年底產業園區建筑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劉春堯說道。
謀發展,助力成都打造“綠氫之都”
在氫能領域,具有產業優勢的龍泉驛,正在積極構建氫能全產業鏈,助力成都建設創新發展、高品質發展的“綠氫之都”。
今年6月發布的《成都市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成都市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政策措施》明確,成都將積極發展綠色氫能,構建“制儲輸用”全產業鏈,加快建設“綠氫之都”。
而西部氫能產業園,便是城市綠色能源、創新制造的產業創新策源地和聚集地。因車而興的龍泉驛,未來將以西部氫能產業園為代表的科創平臺為抓手,堅持推進科技創新,以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為引領,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向高端化邁進。
據了解,整個西部氫能產業園預計將在明年內完成竣工驗收。園區投入運營后,將簽約氫能產業、汽車產業類企業或科研機構30-50家,其中鏈主企業1-2家,“專精特新”隱形冠軍1-2家,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1-2家;計劃到2025年底,引進氫能產業、汽車產業企業50-100家,初步形成氫能全產業鏈,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
“通過氫能產業建圈強鏈和產業生態的培育,努力將氫能產業園,打造成為中國西部的氫能科創中心,龍泉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區域產業創新的活力人才社區。”成都交子金控集團旗下智慧車城公司副總經理馮鑫表示,產業園已與億華通等氫能頭部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牽手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動創新研發。
早在2020年,四川就出臺了《四川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今年3月出臺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更是被視作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2021年底以來,“成渝氫走廊”正式啟動,四川、重慶兩地搶抓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全力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致力于打造立足成渝、輻射西部的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高地。
政策方面,2022年以來,關于氫能產業的政策密集發布,成渝地區目前也正在積極申報第二批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地區企業積極性較高。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上半年四川省共發布7項氫能相關政策,提出支持在成都、攀枝花、自貢、樂山等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燃料電池汽車或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
企業方面,目前四川、重慶兩地已經密集出臺了氫能產業規劃及相關支持政策,形成了氫能全產業鏈布局,聚集了包括制儲運加用上下游200多戶企業及科研院所。其中,成都氫能產業集群已初步成型:在氫氣制備、儲運、加注、檢測環節,聚集了昊華科技、亞聯高科、中材科技、華氣厚普、中測院等企事業單位;燃料電池環節,聚集了東方電氣、億華通等企業;整車(機)制造環節,聚集了成都客車、中植一客等汽車企業以及中車成都、新筑股份等軌道交通企業。
項目落地方面,6月21日,四川能投氫能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與攀枝花市西區人民政府簽署了氫能產業項目投資合作協議,計劃總投資30億元打造氫能全產業鏈基地;6月16日,成都市新都區舉行厚普氫能裝備產業園項目開工儀式。該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計劃建設加氫站智能裝備生產基地、低壓固態儲氫裝備基地、氫能壓縮機裝備基地、燃料電池用空壓泵基地等,將在西南地區打造一個國際領先的氫能裝備產業集圈和氫能應用生態圈;成都彭州正在建設規模化電解水制氫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產綠氫將達4000噸左右。
目前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主要部署在京滬粵和冀豫等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暫時處于空白狀態。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納入下一批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示范城市群建設,有利于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從而在全國層面構建起“東中西”協同發展格局。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