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4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致辭稱,作為氫能應用最直接的突破口,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加速創新和推廣應用,將加速商用汽車電動化、低碳化進程。
今年以來,四川、山東、河南、廣東等地發布氫能產業支持政策,特別是加強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氫能技術產業化進程進入“快車道”。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推動下,氫能汽車推廣應用將加快。
強化燃料電池技術研發
“以氫能燃料電池引領內燃機創新發展,適度超前建設氫能供給體系,以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速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的創新和推廣應用,將加速商用汽車電動化、低碳化進程。”萬鋼表示。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應圍繞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加強技術研發,完善關鍵材料及核心部件布局,強化供給側綜合實力。
從上市公司層面看,業務涉及氫燃料電池裝備產品的科威爾業績表現喜人。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5.29億元,同比增長41%;歸母凈利潤為1.17億元,同比增長88.14%。公司表示,燃料電池行業需求有所回暖,制氫電解槽行業火爆,公司氫能板塊收入同比增長35.97%。
億華通主營燃料電池系統的研發和銷售,目前盈利能力欠佳。2023年,公司營收為8.01億元,同比增長8.48%;歸屬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為2.43億元。在氫燃料電池方面,億華通已與頭部整車廠商開展合作。
東北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氫燃料電池車產銷量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中汽協數據顯示,一季度氫燃料電池車產銷量均邁上千輛大關,分別同比增長33.4%和14.7%。
業內人士認為,伴隨氫燃料電池車和用氫成本穩步下降,今年氫燃料電池車投放有望超過2023年。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668輛和5805輛,分別同比增長55.3%和72%。
推動氫能源車示范應用
多地以應用為導向,推動氫能產業發展。
4月16日,四川省研究進一步推動綠氫全產業鏈發展及推廣應用工作會議召開。四川省省長黃強表示,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深化拓展綠氫全產業鏈布局,大力推廣示范應用,積極搶占未來新賽道。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引導力度,探索氫能源汽車通行高速公路費用全免,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全域推進氫能源設備更新。
在此之前,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山東省科學技術廳三部門發文稱,自2024年3月1日起,對本省高速公路安裝ETC套裝設備的氫能車輛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試行2年。
“降低氫能車輛運營成本,將直接調動相關企業的積極性。”濟南綠動氫能總經理陳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來公司咨詢氫能車租賃業務的客戶顯著增加,公司將積極搭建更多應用場景,推動氫能車輛市場化推廣等相關工作。
近年來,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明顯提速,《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等專項政策接連出臺,燃料電池及其關鍵零部件技術逐步成熟并實現產業化應用。
隨著氫能產業發展向縱深推進,產業鏈面臨新的問題和關鍵卡點。
億華通董事長張國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氫能應用尚處于早期階段。氫能儲運以高壓氣態方式為主,儲運效率低。同時,基礎設施不健全,進一步阻礙了氫能產業發展。張國強建議,繼續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數量,將經濟基礎好、氫源豐富、產業配套基礎好的地區納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推廣燃料電池汽車。
完善加氫站網絡布局
今年3月,國家能源局印發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編制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有序推進氫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穩步開展氫能試點示范,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拓展氫能應用場景。
近期,氫能產業發展持續取得突破。4月1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中國石化的兩臺氫能重卡近日成功完成從北京到上海的跨省長距離運輸測試。
業內人士透露,氫能重卡具有補能速度快、適合長途重載運輸的特點。此前,受加氫站站點不足等因素影響,氫能重卡局限于短途公路運輸等相關場景。本次由中國石化主導的氫能走廊全程超1500公里,氫能重卡的應用取得里程碑式進展。
中國石化方面介紹,公司依托傳統加油站網絡優勢,布局加氫站網絡。“下一步,公司將聯合整車企業、氫燃料電池系統企業、大型物流企業、氫能源及加氫站運營企業等,逐漸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鞏固和完善氫能產供儲銷網絡,持續探索可推廣、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引領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3月21日,由中車長春軌道客車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在吉林長春完成試跑。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時速160公里氫能列車全系統、全場景、多層級性能驗證,標志著氫能在軌道交通領域應用取得新突破。
中車長客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新技術研究部副部長王健介紹,此次氫能源市域列車成功完成試跑,實現了列車全場景、多層級性能驗證,為今后進一步開展更高速度等級、更長續航里程的氫能源動力列車研發打下了良好基礎。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