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許多人都有定期體檢的習慣,從而及時發現健康問題,及時治療。每天載我們出行、為我們拉貨的一列列軌道交通列車,也需要定期“體檢”來保障行車安全。
為火車們體檢的“火車醫生”,主要是來自各鐵路局站段、中國中車和相關企業的工程師和工人師傅。為了保障行車安全,他們每天不辭辛勞地下地坑、爬車頂,工作環境復雜,任務重。
那么,怎么才能依托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積極探索“產品+”新模式,為軌道交通列車提供更精準、更快、更可靠的“體檢”呢?這是中車四方所近年來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中車四方所充分發揮在軌道交通裝備核心系統領域的技術優勢,成功揭榜“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軌道車輛智能巡檢機器人”國家工信部示范項目,積極探索建立智能日檢自動作業系統,逐步實現軌道車輛日常檢測由傳統的人工作業方式向智能機器人自動巡檢方式轉變,并根據動車組、機車、地鐵不同檢測環境特點,成功研發覆蓋上述領域的三款智能巡檢機器人。
其中,中車四方攜手優艾智合攻堅克難,推出面向軌道交通場景的智能巡檢復合移動機器人。
軌道交通智能巡檢機器人
優艾智合軌道交通智能巡檢機器人,體型嬌小神似“Wall-E”,外表可愛,內心強大,而且不再局限于軌道,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繞著地鐵列車到處“轉悠”。在青島地鐵和徐州地鐵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只需走上一圈,有啥毛病都逃不過它的眼睛。
軌道交通智能巡檢機器人
優艾智合軌道交通智能巡檢機器人技術特點:
前沿移動測量技術和SLAM激光導航技術
——自主高精度導航地圖繪制;
多傳感器融合自主定位導航技術
——機器人自主尋找可通行路徑,適用于地鐵檢修庫內各種復雜的現場環境;
激光雷達和機器視覺技術
——機器人自主環境感知、路徑規劃和避障功能。
經過統計,引入優艾智合軌道交通智能巡檢機器人后,與傳統的人工檢修模式相比,列車日檢人工時減少30%以上,效率提升約37%,并且實現了無紙化檢修作業和檢修數據信息化存儲,有效提高了“體檢”水平及管理水平。正因如此,軌道交通智能巡檢機器人2021年獲得了山東省交通工程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優艾智合(YOUIBOT)是全球領先的移動機器人企業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于2017年,總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蘇州和西安設有辦事機構。優艾智合應用移動機器人及智慧服務軟件系統,基于智能工業物流、智能巡檢運維兩大業務,為全球企業提供自主移動機器人產品及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穩定連續、高效的生產力。
目前,優艾智合國內市場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產品出口日本、韓國、新加坡、西班牙、德國、意大利等30多個國家,在半導體、3C、鋰電、電廠、IDC、大倉盤點、智慧檔案等垂直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場景經驗,是臺積電、中芯國際、華星光電、中國中車、立訊精密、延鋒國際、國家能源集團、華能集團、浙能集團、國家電網、中煤科工、中海油等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