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知名數據分析網站艾瑞咨詢發布一則名為:撥云霧,睹“氫”天——從氫能源產業鏈看行業發展的行業報告。報告稱我國碳排放量位列全球第一,長期發展會導致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且能源危機日益顯著,已嚴重威脅到我國在國際中的能源發展地位,促使我國走上發展新能源之路。其中氫能憑借:取環保、獲多元、儲有量、用有需且高效,既為燃料亦為能源發展使用,成為我國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要路徑。
自從氫氣被發現以來,科學家就從未停止對它的研究。通過目前對氫氣屬性的認知來看,氫能的應用領域將呈現多元化拓展,在儲能、燃料、化工、鋼鐵冶金等領域應用必將越來越廣泛。
01氫儲能
我國地大物博,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風能、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日臻成熟,但風電和光伏發電的間歇性和隨機性,影響了其并網供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也削弱了電力系統的調峰力度。隨著氫能技術及產業鏈的發展和完善,氫儲能系統的加入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02氫原料
目前全球約55%的氫需求用于氨合成,25%用于煉油廠加氫生產,10%用于甲醇生產,10%用于其他行業。隨著我國科技、工業水平的不斷發展,在石油煉制等石化領域將會越來越多地用到加氫技術。
03合成燃料
氫氣同樣可以通過與二氧化碳反應合成簡單的含碳化合物,如甲醇、甲烷、甲酸或甲醛等。這些化合物液化后易存儲、方便運輸、能量密度高、不易爆炸,并且作為液態燃料實質上可以達成零碳排放,是一種適合于除輸電之外的可再生能源儲存和運輸模式。
04氫還原劑
鋼鐵冶煉過程中,采用焦炭作為鐵礦的還原劑,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及多種有害氣體。鋼鐵冶金作為我國第二大碳排放來源,亟待發展深度脫碳工藝。用氫氣代替焦炭作為還原劑,反應產物為水,可以大幅度降低碳排放量,促進清潔型冶金轉型。
06氫產業的現狀和機遇
雖然氫產業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目前真正被應用到生活中的,還是鳳毛麟角。比如氫能源的利用,也僅出現在一些高精尖技術領域。從各省發布的一些報告中也能看出,氫產業目前仍停留在布局和政策扶持階段。值得欣慰的是,全國各個地區都在行動,山西省氫能產業鏈將重點推動9個項目建設,總投資135.6億元,2022年預計完成投資40.6億元;上海也提出規劃,到2025年,上海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