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歷時近一年的加長空載試運行,鄭州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工程西段終于迎來開通之日,位于鄭州主城“西南邊陲”的賈峪鎮將帶領滎陽率先進入地鐵時代。9月29日,記者實地探訪近期將開始初期運營的鄭州市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西段工程。
鄭州地鐵6號線線路分兩期建設,是鄭州市西南至東北方向軌道交通骨干線,線路起于西南部滎陽市賈峪站,止于鄭東新區龍湖北岸清華附中站(與軌道交通4號線形成換乘),全長約43.4km,共設置28座車站。其中洞林湖站為地上車站,其他為地下車站。該線路采用A型車6輛編組,最高運行速度80km/h,途經滎陽市、二七區、中原區、金水區、鄭東新區,加強了各區之間的聯系,縮短各區之間的時空距離,為城市的發展注入活力,線路建成后將增強滎陽市賈峪鎮、二七區馬寨鎮、中原新區、中心城區與鄭東新區之間的公共交通聯系,拉伸城市基礎框架,助力城市經濟發展。
首段開通的鄭州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西段自西向東分別是賈峪站、洞林湖站、洞林寺站、安寧路站、馬寨站、河南建院站、金楨路站、奧體中心站西站、奧體中心站、常莊站。其中,奧體中心站是與14號線的換乘站。
鄭州地鐵6號線車個性化方言盡顯“潮”流范
“白捉急!夾住老疼!”“有一種不服叫咋卓!”6號線列車客室端部、車門等部位個性化方言涂裝設計,為本地人營造溫馨的客室氛圍,也讓外地人充分了解河南的本土文化,凸顯列車品質感。
鄭州地鐵6號線的車體外觀及內飾共采用5種方案,分別為“華夏起源”——車身通體以藍、白、黃為主,車身漢字體現中原朝代變遷,彰顯鄭州深厚的文化底蘊;“魅力商都”——車身采用鄭州地區標志性建筑表現城市風貌的魅力;“老家河南”——車身貫穿粉色絲帶,猶如滾滾黃河孕育著鄭州大地;“豫見河南”——采用流線型圖案比喻河南發展速度之快,省會鄭州更是異軍突起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5種設計主題,均融入中原文化和鄭州地域元素,主題鮮明、色彩亮麗、造型別致,既體現出軌道交通車輛的現代感和時尚感,又能彰顯河南文化和鄭州特色。
電子屏動態顯示運行方向
鄭州地鐵6號線列車客室動態電子地圖采用37英寸LCD顯示屏,圖文信息豐富,視覺效果良好,顯示內容可靈活定制。動態地圖上不僅可顯示本站的服務設施引導圖,還可以顯示未開通站及換乘站的信息提示,使乘客出站、換乘更為便捷。
除此之外,動態地圖可以顯示列車運行方向,吉祥物小象晶晶奔跑的方向即是列車的運行方向。吉祥物小象晶晶歡快地奔跑,也寓意著鄭州地鐵沉穩、平安。
列車運營過程中,會實時將車廂乘客擁擠度信息通過攝像頭采集,經過圖像分析處理、AI智能計算最終傳輸給動態地圖和站臺信息顯示屏,實現智能化客流引導,避免個別車廂過度擁擠。
客室內設置有數量充足、美觀實用的水平扶手和環形扶手,采用不銹鋼材質,表面拉絲處理,不累積指紋、不產生浮繡,方便乘客抓握;門區設置環形燈帶,營造出溫馨的客室照明氛圍;座椅采用不銹鋼材質、經久耐用,表面設置防滑花紋,其廓形符合人機工程學,提高乘客乘坐舒適度。
智能感知系統確保運行安全可靠
鄭州地鐵6號線列車客室服務標識及內飾圖案采用絲網印刷方式,色彩明艷,不易損壞,貼合綠色環保理念。
列車融合智能感知,運用在線智能監測及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對牽引、制動、車門、空調、受電弓、走行部等關鍵系統及部件進行狀態監測、故障預警、健康評估,有效提升故障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確保列車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列車控制系統采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單元(LCU)取代部分繼電器等觸點元件,通過軟件邏輯,直接控制和驅動地鐵列車相關功能的實現,降低繼電器故障導致列車晚點風險。
今年,鄭州軌道交通還有這些好消息
今年鄭州又將迎來一次地鐵“大發展”,按照計劃,今年,除了即將開通的鄭州地鐵6號線一期西段(18.25公里)、3號線二期(6.1公里)、鄭許市域鐵路(該鐵路鄭州段又稱鄭州地鐵17號線市域快線,33.43公里),也有望在今年年底開通。屆時,鄭州地鐵通車線路總長將達到282公里,有望趕超沈陽、西安等城市。
鄭州地鐵在建的7號線、8號線、10號線、12號線也在有序建設,不斷傳出新進展、好消息。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鄭州地鐵仍會繼續“上新”,排名也有望不斷刷新。
同時,按照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公示的《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2015—2050)》,到2050年,鄭州市規劃建設21條軌道交通線,包括中心城區8條(1號線~8號線)、外圍組團5條(9號線~13號線)、市域快線8條(14號線~21號線),總規模長945.2千米,503座車站。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澳壳?,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