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與金融如何融合出新的火花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2月22日,深鐵“2023年大灣區金融論壇暨TOD商辦資產簽約儀式”在深鐵皇冠假日酒店舉行。本次論壇以“時代力量,深鐵先行”為主題,深圳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辛杰,經濟學家樊綱,TOD專家朱曉兵以及深鐵集團重要客戶、合作伙伴和知名金融機構,簽約企業代表及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共繪“軌道+金融”生態圈下的TOD商辦資產高質量發展藍圖。
活動現場,深鐵前海時代廣場、深鐵前海樞紐等深鐵TOD商辦項目重磅亮相,并與9家知名企業舉行了集中簽約儀式,為灣區蓬勃發展再添動能。未來,深鐵集團將持續以“軌道+物業”模式打造更多與經濟中心城市匹配的TOD商辦標桿項目,充分發揮商辦集群效應,以高質量的“軌道上的都市圈”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專家共話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挖掘TOD商辦資產集群新價值
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鐵集團秉承“經營地鐵,服務城市”的企業使命,通過“軌道+TOD綜合開發”模式,集約開發城市空間,多維賦能城市升級,創造良好收益,有力反哺軌道交通,并取得了豐碩的發展成果,體現出軌道交通TOD模式的強勁生命力。2022年3月,深鐵集團攜深鐵TOD商辦深鐵置業大廈、深鐵金融科技大廈兩個項目入市,榮膺深圳市2022年超甲級寫字樓銷售市場冠軍,深鐵集團正以具有“深鐵”特色的TOD商辦集群打造成深鐵TOD的“新名片”。
深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辛杰表示,目前,深鐵已形成以福田區車公廟樞紐(深鐵置業大廈)為軸心,輻射核心商務區的商辦物業版圖。到2035年,深圳將全面建成2000多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推進軌道交通樞紐與周邊用地協同開發,并將帶動千億級的軌道交通產業鏈投資。據悉,到2022年底,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線網運營總里程達559公里。
據悉,自深鐵集團聯合前海金控打造的國內自貿區內首個基金小鎮——前海深港基金小鎮正式開園運營以來,深鐵集團就開啟了“軌道+金融”的探索之路。2021年,福田區政府與深鐵集團強強聯手,“深圳國際風投創投中心”在深鐵置業大廈揭牌運營,以軌道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在福田“落地生根”,助力打造深圳“新金融中心”。
邁入全力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深圳金融產業將如何持續發揮優勢,賦能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學專家樊綱以《新時代的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現場嘉賓重點解讀了未來深圳金融及產業的新機遇、新使命。他表示,“軌道+”力量的支撐和參與,將會給深圳總部經濟等經濟形態帶來新的可能。
一直以來,深鐵集團積極探索“軌道+物業”模式創新升級,從TOD單體開發的1.0模式迭代迎來TOD產城融合4.0模式,引領全國軌道交通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助力城市格局升級。TOD專家朱曉兵以《對話城市TOD資產新價值》為主題,向嘉賓們介紹了國內外TOD實踐,解讀TOD商辦資產的功能、業態、模式和發展方向。他認為,基于“軌道+物業”模式形成的TOD商辦集群效應將大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九家企業集中簽約入駐深鐵TOD商辦,“軌道+”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深圳地鐵全網客流達到848.73萬人次,創最高記錄,展現出深圳經濟強大的活力與動能。深鐵集團正以“軌道+物業”模式打造出多元業態復合的立體微縮都會,吸引更多總部企業、資源入駐深圳的同時,推動高水平樞紐城市建設,為深圳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軌道+”力量。值得關注的是,深鐵前海時代廣場、深鐵前海樞紐、SIC超級總部中心、深鐵登良東等TOD商辦項目也在活動現場重磅亮相,TOD商辦的集群效應將進一步賦能灣區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深鐵前海時代廣場緊鄰前海灣,與鯉魚門地鐵站無縫銜接,已呈現CEO公館、國際都薈住宅、前海深港基金小鎮等多元業態,是深鐵集團重點打造的集住宅、酒店、商業、國際公寓、總部中心等全場景切換的TOD超級綜合體項目,計劃于年內入市。同樣將于今年入市的深鐵前海樞紐依托前海綜合交通樞紐五條軌道路線的超強交通優勢,無縫融合商業、辦公、居住、酒店等功能,將打造成一流TOD樞紐綜合體項目。
一直以來,深鐵TOD商辦物業依托地鐵軌道站點及交通樞紐沿線土地,通過一體化規劃、開發、建設,實現站點與寫字樓無縫銜接,滿足現代企業高效時空利用。同時,強化辦公智能化、樓宇自動化等科技手段賦能,為實現多元業態復合行立體微縮都會貢獻了“深鐵方案”,為全市乃至大灣區匯聚高能級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活動現場,東莞銀行、瀘州老窖、光大同創新材料、中國鐵設、交控科技等金融、建筑、科技行業的9家企業代表,與深鐵進行了TOD商辦資產入駐集體簽約儀式,標志著深鐵集團TOD商辦步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
下一步,深鐵集團將持續發揮“軌道+TOD綜合開發”優勢,集約開發城市空間,努力打造多個高標準宜居社區與TOD商辦高質量社區,有力反哺軌道交通,著力探索多元“軌道+”生態圈構筑出高質量的“軌道上的都市圈”賦能城市升級,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深鐵”力量。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