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蘭州市重要的惠民工程,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西關什字站附屬人防工程及配套項目——連接臨夏路南北兩側的兩條人行地下通道建成投用,不但可解決該區域行人過街不便的問題,也緩解了該區域人車混行造成的交通擁堵問題,提升西關什字整體車輛通行效率,且地下空間開發還兼具停車和商業功能。
但工程自開工建設以來,因管線改遷、紅砂巖砂卵石混合地質施工難、周邊區域交通導改方案及多個項目交叉施工等問題,該路段不得已長期圍擋施工,也由此造成交通堵塞和影響市民出行。于是,如何疏解交通之堵和市民心中之“堵”成為省市各部門的心頭大事。
針對這一問題,省“三抓三促”辦公室及時將其納入重點督辦事項,并多次現場調研督導。蘭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省重點督辦要求,將其作為“一把手”工程,專題研究推進舉措,明確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采取牽頭掛帥、現場督導、定期調度等方式,全力加快項目進度。經過持續努力,2023年6月30日,西關什字地面圍擋拆除,連接臨夏路南北兩側的兩條人行過街通道投用,綠韻廣場開放,長達10年圍擋施工的問題得以化解。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11月22日,記者了解到,自“三抓三促”行動以來,蘭州市堅持高位主抓,協同推進,在學習、執行、效能上持續發力,一批群眾不高興、企業不滿意、基層反映的突出問題得到解決。
“用心傾聽、感受、走訪、化解……”“三抓三促”行動伊始,蘭州市三抓三促辦就把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西關什字站附屬人防項目及配套工程建設項目納入年度任務清單,列為市級重點督辦任務,推動落實。作為“一把手”工程,今年3月以來,蘭州市委主要領導多次聽取該項目進展情況,督促推動落實,前往項目現場專題調研,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蘭州市紀委監委、市“三抓三促”辦公室每月實地督查、明察暗訪,召開會議調度推進,確保項目不停工、不斷檔、不超期。蘭州市軌道公司多措并舉,在保證項目工程安全質量的基礎上,加強資源投入,強化施工管理,壓茬推進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西關什字站附屬人防項目及配套工程建設。
驕陽似火,堅守在一線的工人們揮汗如雨;為了保障完成建設工程,他們披星戴月,持續貢獻光和熱。經參建各單位不懈努力,攻堅克難,今年6月底,在如期完成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西關什字站附屬人防項目及配套工程臨夏路過街通道,地面廣場部分區域向社會開放的任務后,蘭州市軌道公司與施工各方對項目工程剩余的圍擋拆除、機電安裝與裝飾裝修、景觀綠化施工等方面進行了詳細梳理,逐項制定了安全施工方案,針對施工現場不同專業,對施工籌劃與組織進一步完善細化,確保各工作面有序銜接,每日對反饋的問題進行現場調度銷號管理。
“在施工圍擋拆除方面,蘭州市軌道公司對已完成施工的區域實行完工即拆除,對仍有施工需要的施工圍擋進行面積縮減,最大程度保障廣場景觀綠化施工快速推進。”據工作人員介紹,同時,軌道公司協調苗木栽植單位,結合蘭州市栽植季節實際情況,快速推進苗木栽種管護工作。
截至目前,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西關什字站附屬人防項目及配套工程地面廣場施工圍擋已由之前31處拆除至2處,圍擋面積由1600余平方米縮減至300平方米,廣場面除2號、3號下沉廣場外,全部面向社會開放。地面廣場景觀綠化施工完成雪松、大葉垂榆、紅葉李、櫻花、紅葉碧桃等景觀喬木栽種400株,現在正在進行苗木養護保溫工作。地下停車場已完成負二層100個停車位規劃及照明安裝。
同時,針對市民所盼,在做好上述節點工作的同時,蘭州市軌道公司克服資金困難,同步將軌道交通1號線西關站與臨夏路過街通道連接通廊一并進行施工,目前已完成樓梯、燈帶架設。預計上述各項工程將于近期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