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平頂山市公交車將全部配備便攜式急救包,以保障市民安全出行。7月26日上午,市紅十字會和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在未來路平頂山學院公交樞紐站舉行醫療急救包發放儀式,公交車駕駛員應急救護公益培訓課同時啟動。
當前,公共交通領域突發情況較多,配備交通急救包成為保障群眾出行安全的迫切需要。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2021年5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廣普及交通醫療急救箱伴行計劃的指導意見》。
據市紅十字會副會長李元玉介紹,為了幫助交通運輸行業提升應急救護能力,此次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滴滴公益基金項目向我市免費投放5616只便攜式出行急救包,公交車是首批配備車輛。同時,市紅十字會將對我市交通行業從業人員開展免費應急救護技能培訓,首批培訓目標是600名。
儀式上,市紅十字會及市交通運輸局有關領導向公交車駕駛員代表發放了急救包。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個急救包內配有破窗器、求生哨、止血帶等20余種急救物品。
市公交公司副總經理侯鵬說,如今乘坐公交車的老年群體達到60%以上,不少老人有心腦血管疾病,車上配備急救包非常有必要,“駕駛員學會應急救護技能,一旦有乘客意外受傷或突發疾病,他們可以及時實施救助,不至于在120急救車到來之前干等著。”
侯鵬表示,隨著首批100輛公交車配上急救包,市區所有公交車將陸續配備到位。急救包的配備和駕駛員應急救護培訓,對進一步完善我市交通運輸領域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預防和減少心源性猝死事件發生、保護人民群眾出行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當天上午,來自市紅十字會、市直機關醫院的應急救護培訓志愿者,對首批公交車駕駛員開展了外傷包扎、氣道異物梗阻、心肺復蘇等應急救護技能培訓。15路公交車駕駛員馬文森在志愿者指導下,親自在模擬人身上體驗一遍心肺復蘇操作后,表示“收獲很大”。
57路公交車女司機楊惠說:“之前有同事遇到過乘客突發疾病的情況,由于車上沒有急救藥品,同事也不懂急救知識,只好以最快的速度將乘客送到了醫院。今后一旦遇上突發情況,我們就不會束手無策了。”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