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在天河區迅鹿充電站,一排6.5米長的小型電動公交車集體亮相。他們相較于傳統10米車廂,可以更靈活穿梭于街巷中服務于區域交通出行。據悉,廣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批量更新41輛安凱G6純電動公交車,于本周起在410、482、483等14條線路投入運營,實現了中心城區公交全面電動化,助力廣州綠色公交、安全公交、智慧公交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本次投產的小型電動公交車采用三類全承載式底盤,長寬高為6.54×2.10×2.97m,能輕松開進小巷子,適應城中村道路狹窄的復雜路況。在充電站內,還停放有10米長的常規公交車,兩相比較起來,新上線的小型電動公交顯得嬌小可愛,這也是廣州首批上線的純電動6.5米“小公交”。
雖然“個子小”但卻亮點多,新上線的這批電動公交車對車廂布局進行重新規劃,共設有16張座椅;并且座椅上方設置可手動調節的空調出風口,乘客可根據自身需求調節出風口角度,避免過冷或者過熱。
坐上新車,也更加“敞亮”。據一汽巴士技術與信息化部副經理劉興學介紹,與此前運營的傳統小型公交車相比,新車采用大面積視窗、高透光玻璃設計,通透視野大開格局,透光率超過70%,乘客乘坐時可收獲更加廣闊的視野。同時,新車還加了一些別具心思的“小設計”,車輛后車門頂端裝有后門下車安全裝置,在后車門開啟、乘客下車時,后車門頂端投射燈同時打開,將帶有“請觀察左右來車”的字樣投射在前方區域進行安全提醒。“現在路面上有很多電動自行車,公交車靠站停車,乘客下車時看到我們的提醒,會注意下,觀察左右,可以避免出現安全隱患。同時,安全提醒投射在路上會有亮光,也會對后方電動自行車起到提醒作用。”劉興學告訴記者。
在駕駛安全方面,新上線公交設有新型360°全景環視系統和智能駐車系統,為駕駛安全再添保障。其中,有了新型360°全景環視系統,駕駛員在車內便可通過攝像頭查看車輛周邊盲區情況。“我們還在左右后視鏡上加裝了小圓鏡,進一步減少駕駛員視野盲區,提高行車安全性。”劉興學說。同時,新型公交車安裝了智能駐車系統,與傳統駐車制動(常說的“手剎”)相比,智能駐車系統具有簡化駕駛員操作、降低駕駛勞動強度、抑制應急制動抱死等優勢。
“公交上新啦!比以前的好看多了!”市民陳女士一上車就感嘆道:“以往坐小巴,耳邊一直會有‘嗡嗡’的發動機噪音,尾氣比較濃,跑起來又顛簸,現在換上純電動公交車,噪音小而且運行平穩,現在坐車感覺整個人輕松不少。”
據一汽巴士營運部副經理陳瑞清介紹,此次批量更新的41輛安凱G6純電動公交車,于本周起在410、482、483等14條線路投入運營,實現了中心城區公交全面電動化。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