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的退休職工王誠國一大早趕到火車站,啟程去北京。
到達北京后,今年63歲的王誠國提上行李、拿上社會保障卡,直奔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復查病情。排隊取號、醫生看診、繳費結算、排隊拿藥……王誠國輕車熟路,不到2小時,就做完了檢查、拿好了藥。
8年前,因冠心病王誠國在這里做了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要定期來醫院檢查、開藥,便頻繁往返于石家莊和北京兩地。“這些年,社會保障卡功能越來越完善,‘一卡結算’,看病更便利。”王誠國說,來北京看病住院,無須申請備案,不用自己墊錢,社會保障卡直接結算,幾分鐘就辦好。
為進一步讓“一卡通”跑出服務民生“加速度”,2024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人大常委會通過立法的方式,加強區域協作,拓展應用場景,優化服務保障,出臺了推進京津冀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規定,推動一卡多用、跨省通用。
為進一步拓寬應用項目清單和應用場景,規定明確,三地共同編制一卡通應用項目清單并實行動態調整,及時向社會公布。針對群眾使用社保卡的高頻場景,重點明確一卡通在人社服務事項、醫療機構、交通線路、旅游景區、博物館、圖書館等方面的具體應用。為鼓勵更多應用創新,規定還明確依托京津冀一卡通推動實現更多公共服務事項集成辦理和社會領域場景集成應用。
掏出社會保障卡,在地鐵閘機刷卡處輕輕刷卡,閘機門迅速打開……在石家莊市中山路附近的地鐵博物院站,剛剛逛完博物館的天津游客胡玉芬,憑社會保障卡,順利通過閘機,進入到乘車區域。今年60歲的胡玉芬經常在京津冀三地旅游,地鐵、公交是她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她介紹,孩子幫她在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的交通賬戶上完成充值后,她就能在京津冀三地直接刷卡乘坐地鐵和公交,不用再發愁怎么操作手機刷碼,也不用提前排隊購票、準備零錢了。“如今,這張卡已經成了我和老伴兒外出旅行的必備。”胡玉芬說。
“不僅能乘車,還能去博物館呢!”同樣正在候車的石家莊居民張亞楠,聽到胡玉芬的談話,接過了話茬,“我是博物館迷,一年要去十幾次博物館,自從能刷電子社會保障卡入館后,逛博物館再也不用帶身份證,一臺手機就能‘自由出入’。”介紹完社會保障卡的“一卡通覽”功能,張亞楠又補充道,更方便的是去圖書館,在石家莊圖書館辦借閱證都不用帶身份證了,出示電子社會保障卡就能辦理,忘帶身份證也不怕。
截至2024年底,京津冀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人社領域、就醫購藥等場景,實現了25項人社服務事項、6.4萬多家醫療機構、3900多條交通線路、193家旅游景區、23家博物館、171家圖書館等一卡通應用。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