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鄭渝高鐵全線開通運營,標志著神農架、南漳、保康興山、巴東地區正式邁入高鐵時代,有著“華中屋脊”之稱的神農架兩個多小時即可直達漢口站。鄭渝高鐵是我國首次實現大型機械化配套施工、智能化建造的高速鐵路山嶺隧道,鐵建重工為工程建設提供成套隧道施工智能裝備。
鄭渝高鐵示意圖
2017年,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支持下,武九鐵路客運專線湖北有限公司聯合科研、設計、施工、裝備制造等多家單位,開展了國鐵集團重大科研課題“鄭萬高鐵大斷面隧道安全快速標準化修建關鍵技術”研究,并取得了諸多階段性研究成果,形成了隧道機械化修建成套技術,實現了大斷面隧道安全快速標準化施工,使鄭渝高鐵湖北段成為我國高速鐵路隧道全地質、全斷面實施機械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先行者,拉開了我國鐵路山嶺隧道智能化建造的序幕。
施工現場
作為智能化裝備和智能協同管理平臺的提供單位,鐵建重工以“工法領先、智能核心”為發展路線,研發了涵蓋超前勘探、鉆爆開挖、初期支護、襯砌結構、輔助作業的全工序鉆爆法成套智能裝備,打造了包括全電腦鑿巖臺車、智能型注漿臺車、智能型鏟銑機、智能型混凝土濕噴臺車、智能型錨桿臺車、智能型拱架臺車、數字化襯砌臺車等智能型系列裝備在內的“特種兵”,在鄭渝高鐵湖北段15座隧道21個工區推廣應用,極大減少了隧道內作業人員數量,改善了隧道內施工環境,提升了施工質量和各種抗風險的能力,得到了施工單位的好評。
全電腦鑿巖臺車現場施工
同時,鄭渝高鐵項目部以全電腦鑿巖臺車為中心建立數字化指揮大廳,通過智能大數據交互平臺實現設備參數的實時監測和遠程控制等信息化管理,達到了施工可視化和可追溯性,可實時監控、動態評估、預警響應,滿足了信息快速獲取、快速反饋的風險控制及動態管理,為施工提供快捷、貼心服務。此外,鐵建重工還為鄭渝高鐵提供了兩百余組道岔。
2020年2月24日至3月4日,央視科教頻道《創新進行時》在黃金時段連續播出八集紀錄片《神農架下的“地下軍團”》,全景式呈現了鐵建重工“特種兵”助力鄭渝高鐵智能建造的神奇偉力。
2021年5月20日,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大國重器Ⅲ 動力澎湃》第四集《重裝奪巧工》,講述了鐵建重工三臂鑿巖臺車建設鄭渝高鐵,讓天塹變坦途的故事,展示了大國重器的硬核實力。、
鐵建重工將緊緊圍繞隧道智能建造理念,持續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符合中國國情的隧道智能成套裝備,為推動我國鐵路隧道高質量建設打造更多能攻善戰的“特種兵”,聚力續寫更加精彩的“鐵建重工故事”。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