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排好隊,先下后上!”2月10日清晨7點,在江山帝景雅典小區旁的公交站臺,身穿熒光馬甲的長沙公交“義警”隊員張志手持擴音器,引導著數十名學生有序登車。
2月10日是長沙市中小學生“開學第一天”,也是節后首個周一早高峰,長沙公交出車3800余臺次,上線駕駛員3600余人,全力保障主城區302條常規線路高峰運力。此外,長沙公交還創新服務形式,為主城區50所中學、15所小學量身打造200余條校園專屬定制線路。
今年春季開學季,長沙公交“義警”早早進入“開學模式”,提前對途經學校的站點進行巡線排查,重點關注學校周邊道路、站臺安全隱患,為學生乘車筑牢防護網。
“‘義警’們采用網格式責任區劃分,無論長沙哪個區域的公交車出現突發情況,我們都能迅速響應、及時抵達。”公交“義警”大隊隊長鄧理軍介紹,這種高效、專業的應急響應機制,在開學季這樣的關鍵時期,為學生和市民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更為有力的保障。
“以前總擔心孩子獨自乘車上學不安全,現在看到‘義警’同志在車上,我們家長都很放心。”長郡雨花外國語洪塘小學學生家長李女士的話語,說出了眾多家長的心聲。孩子的安全,一直是家長們最牽掛的事,公交“義警”的出現,讓他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