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在“問政撫州”平臺發帖反映:碧桂園臨川府的雙向公交站臺名稱仍為“江鈴輕汽”站,與實際地點不符,容易誤導乘客,建議及時更換。對此,記者來到現場了解情況。
“明明就住碧桂園臨川府,小區門前公交站名卻還是‘江鈴輕汽’,每次和朋友解釋都要費一番口舌。”家住該小區的梁先生表示,該片區原為江鈴集團輕型汽車公司舊址,但隨著周邊小區建成交付,公交站名卻未同步更新,導致不少市民乘車時被誤導。3月14日,記者來到現場,看到該站點站牌、電子屏及語音播報均顯示為“江鈴輕汽”站,周邊已無任何與“江鈴輕汽”相關的標識。一位路過該站臺的市民周先生稱:“這個站臺早不是‘江鈴輕汽’了,希望能盡快修改站臺名,方便大家出行。”
記者聯系了撫州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表示,更換站臺線路走勢圖的業務歸旗下子公司——撫州市仟佰藝廣告傳媒有限公司負責。隨后,記者又聯系了該子公司的業務負責人。
“這件事我們一直在關注,正計劃更換。”撫州市仟佰藝廣告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志民表示,接下來,將對公交車上的語音播報,以及沿線站臺的線路走勢圖進行更換,預計四月底完成。
公交站臺名稱雖小,卻關乎市民出行的便捷與順暢。后續更換工作,“問政撫州”欄目組也將持續關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