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租汽車行業組建“愛心車廂”團隊,與出行不便的100多個老年人家庭結對子,提供一對一上門接送服務;西安地鐵設置直升直降無障礙電梯,并對預約出行幫扶的老人提供從進站至出站全程引導陪同服務;寶雞市完成80%的敬老愛老服務城市汽電車線路、新增及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汽電車;商洛市200多個公交站完成換裝升級,增設助老打車服務……近兩年,陜西省公共交通領域的點滴變化正在悄然發生,傳遞出對老年人“多多關照”的民生溫度和價值導向。
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陜西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759.12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9.2%,超過全國18.7%的平均值,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為解決智能時代老年人的出行問題,陜西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統籌推進城市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出租車等領域適老化服務提升、車輛更新、設施改造,并對各地適老化城市交通出行相關工作進展及推廣情況開展督導調研,積極完成適老化城市交通出行任務目標。
出租:一鍵叫車 接送暖心
“老年人出門大多是看病,偶爾也想和老朋友聚一聚。但是子女都太忙,我們也不好老麻煩他們。叫車熱線確實給我解決了大難題。” 西安市95128助老叫車熱線的開通,受到了很多老人歡迎,85歲的呂先生是其中之一。
由于線路覆蓋面廣、方便,乘坐公交車出行仍是老年人出行的首要選擇。為更好服務老年乘客,近兩年西安市在50多條線路上投用千余輛配備無障礙設施的新型純電動公交車,其下車門處的導乘板可放下來變成斜坡,讓“輪椅族”直接坐輪椅上車。到今年底,全省將新增及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電車355輛。很多公交站改造為智能電子公交站,配備有語音播報功能的液晶顯示屏,站臺建也有遮雨棚、設有愛心專座,供等車的老年人、孕婦、殘疾人等使用。
陜西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客運處負責人介紹說,下一步將繼續提高低地板和低入口公交車的覆蓋率,督促各地市加強與住建部們溝通,改建和新建適老化停車港灣;推廣電話叫車功能和服務響應等典型經驗做法,進一步提升適老化、無障礙交通出行服務水平。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