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蘇州繞城高速S17智能網聯化改造項目經過質詢論證,順利通過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預計將于今年6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項目完成后,S17預期將成為國內首條滿足車路協同式自動駕駛等級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
S17智能網聯化改造項目起自S17黃埭互通,終到陽澄湖北互通,雙向線路里程56公里,途徑北橋互通、渭塘互通、湘城樞紐、陽澄北湖服務區,沿線包括收費站、匝道匯入(匯出)、服務區等細分場景。智能網聯汽車行駛在S17上,可以借助各類感知設備識別周圍車輛的車速,及時規劃行駛方案,遇到匝道匯入車輛、周邊變道車輛等也能進行預警。前方若是有交通事故、路面施工、落石等障礙物,車輛也能提前感知,變道行駛。
去年12月,蘇州市提出,要加快切入智能網聯等新賽道,搶占汽車產業未來制高點,向蘇州企業開放更多場景。
近年來,蘇州相城區始終堅持高標準謀劃,以全省首個數字交通示范區為基礎,堅持高標準規劃建設,不斷完善智能網聯道路測試及示范應用環境。按照“分層級、全場景、全區域、成體系”的理念,打造涵蓋封閉道路、高速及干線公路、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等的智能網聯道路體系。目前,已擁有高等級智能網聯道路162公里,預計今年年底將超過250公里,2025年將超過300公里。緊跟S17智能網聯化改造項目之后,G524、G312的智能網聯化改造也將開始實施,預計今年9月將完工。
“今年10月,第29屆智能交通世界大會將于蘇州舉辦。我們將緊抓機遇,充分展示相城在自動駕駛領域積極探索的成果與經驗,面向世界展現中國智能交通水平,為向全世界呈現出一場精彩的智能交通盛會貢獻相城智慧與擔當。”相城區交通運輸局局長謝振華說。
接下來,蘇州市相城區還將深入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著力構建高水準的數字交通體系。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