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10點,在位于東津新區的襄陽騰龍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龍汽車)總裝車間,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鳴笛聲,省內首臺7米級氫燃料客車成功下線。該車為氫電混合動力,一次充氫9公斤,純氫工況下續航里程超過320公里,整車實現零碳排放。
據騰龍汽車副總經理周盛明介紹,該公司此次下線的7米級氫燃料客車創造了5項全國第一:第一個做到了動力后置后驅,使整車操縱更靈活、爬坡能力更強,制動力分配更好;第一個在7米級氫燃料客車上實現前后空氣懸掛結構,幫助車輛行駛更平穩舒適;第一個通過全承載桁架設計和底盤優化布置,實現駕駛區無鼓包,車內空間利用最大化;第一個實現空氣懸掛狀態下氫氣瓶中置,提高車輛行車安全性;第一個實現在7米級純氫工況下續航里程超過320公里,純電工況續航里程達50公里。
登上氫燃料客車,車行途中,運行平穩,噪聲很小。由于采用了前后空氣懸掛結構,該客車在不同路況下均能實現平穩行駛。同時,整車重心低,極大提高了車輛行駛安全性。客車門的踏步比同類客車更低,上下車非常舒適。
“7米級氫燃料客車市場前景廣闊,該客車已獲得國內多個省份的預售訂單,量產后預計每年可新增產值1億多元,有效帶動區域氫能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周盛明說。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