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的提出,為鋼鐵等多行業重新定義了綠色低碳轉型的路徑與可持續發展的愿景。日前,“廣西翅冀鋼鐵&格力鈦新能源擺渡車交付儀式”在廣西翅冀鋼鐵園區舉辦。
隨著象征車輛的鑰匙移交,一身綠白交印的格力鈦新能源工業園區擺渡車和對比鮮明的繁復機械設備,仿佛在不同的維度上,合奏著鋼鐵產業綠色減排的又一奮進曲。
作為節能減碳的重點行業,翅冀鋼鐵在進行綠色新技術改進與研發的同時,引進格力鈦新能源工業園區擺渡車,作為職工專線通勤班車,是從企業方方面面落實綠色發展的新舉措,也是鋼鐵行業“減碳”的一種新探索。
探索低碳鋼鐵之路
作為中國支柱型行業,鋼鐵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2022年,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能耗降低,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鋼鐵業是能源消耗大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戶,“十四五”時期是鋼鐵行業實現低碳發展的重要窗口期。
廣西翅冀鋼鐵是第一家進駐梧州千萬噸冶金新材料(鋼鐵)基地項目的鋼鐵企業,項目占地5200畝,年產1000萬噸鋼,解決就業10000多人次,將成為產業鏈條完備、配套設施齊全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格力鈦新能源工業園區擺渡車空間布局科學,額定乘員數高達140人,充分滿足園區大容量擺渡和運轉需求,有效縮短員工工作出行時間,切實保證職工通勤便利。尤其在面積達5200畝的鋼鐵園區內,不僅是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更是在擺渡出行運輸端實現節能降耗目標。
邁出綠色實質步伐
每代人有著不同的使命,每代人有著不同的擔當。從鋼產量不足“每人打一把菜刀”到連續26年世界第一,鋼鐵工業發展史凝聚著中國力量。作為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從工藝改造到低碳冶金,鋼鐵行業正邁出降碳減排實質性步伐。
聚焦行業供給側改革,產能產量雙控、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等多措并舉成為當務之急,減少園區能耗也被納入布局規劃之中。
搭載優質格力鈦動力電池,以高安全、高效率的運營優勢,格力鈦新能源工業園區擺渡車將為鋼鐵等行業的節能減排,踏出堅實一步。
此外,車輛全景式大面積后擋風玻璃、無障礙踏步翻轉導板,為乘客提供視野寬闊、舒適轉乘的體驗;搭載中單目/雙目視覺偵測系統、雷達測距系統、電子后視鏡觀測系統,實時感知車輛外部行駛狀態,提供安全保障,可應用在工業園區、港口等多個領域與場景中。
翅冀鋼鐵相關負責人表示
“格力鈦新能源工業園區擺渡車,將大大滿足我們員工廠區內的出行需求,極大緩解廠內通勤壓力,其純電動力驅動,也讓我們鋼鐵企業從更多方面挖掘綠色節能的可能性。”
綠色發展是鋼鐵行業現在和未來的推進重點,格力鈦將以更高品質的新能源產品與化工、冶金等領域持續深度融合,助推“高耗能、高排放”行業轉型升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