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車輛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智能網聯汽車及車聯網產業迅速發展,車輛智能化水平也已經成為消費者選購時的重要參考因素。
近年來,我國自動駕駛技術有了很大發展,尤其在專利、自動駕駛系統的搭載量方面。
據工信部統計,2022年,我國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新車銷售量達700萬輛,同比增長45.6%;新能源汽車輔助自動駕駛系統搭載比例達48%。全國已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里程超過15000公里,自動駕駛出租車、無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車、干線物流以及無人配送等多場景示范應用在有序開展。
日前,法國第一輛自動駕駛巴士在法國的馬恩河谷省(Val-de-Marne)開始試運行,巴士由中國中車(601766)研制,它將在真實的交通狀況下運送乘客。
該巴士為中車電動城市公交系列C12AI,車身長12米,以智能駕駛、智能動力、智能互聯為依托,可全方位實施人、車、路動態信息實時交互。
從外觀上看,這輛100%純電動的自動駕駛巴士和普通巴士似乎沒有區別,但實際上,直接駕駛車輛的并不是駕駛員,而是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只有在緊急情況下,駕駛員才會重新接管方向盤。自動駕駛巴士將在克雷泰爾和蘇西恩-布里之間運行6公里,乘客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坐下來系好安全帶。
公交車司機介紹,在大多數情況下,由于傳感器能夠預測交通中的所有危險,駕駛過程非常流暢,全程基本不用握著方向盤。
此外,中車電動公司還與多家法國企業合作,優化了“路口優先通行”技術,讓自動駕駛客車在臨近路口時觸發有限通過信號,縮短其在路口等待和通行的時間,將車輛在整個路段運行時間從40分鐘縮短至23分鐘。在合作過程中,通過對比中國和法國道路交通情況的不同,為此次在法國運營的自動駕駛客車進行了專項技術升級,積累了寶貴經驗。2024年,中車電動公司將提供3臺12米智能駕駛車到法國巴黎開展線路運營。
未來,中國中車將繼續提升智能網聯技術水平,積極助推我國自動駕駛客車挺進更廣闊的國際舞臺,持續提升全球智慧裝備綜合能力水平。
特別推薦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