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經過約62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由中鐵四局承建的巢馬城際鐵路3標長江副汊航道橋F4主塔承臺順利澆筑完畢,為減少長江汛期影響,保障后續F4主塔橋墩施工提供了有力保證。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副汊航道橋是巢馬城際鐵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該橋位于馬鞍山公路長江大橋上游2.3千米,是連接馬鞍山市長江兩岸的公鐵兩用多功能過江通道。長江副汊航道橋橋跨布置為雙塔鋼桁梁斜拉橋,主跨392米,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無砟軌道高速鐵路橋。其中主塔承臺共兩個,全部采用啞鈴型設計。承臺面積大約有4個籃球場大小,承臺厚度為6.5m,單個承臺需澆筑混凝土7942.4m?3;,此次共澆筑混凝土4506m?3;。
由于長江副汊航道已經迎來汛期,橋梁施工需在受到汛期影響之前完成下部結構施工,所以此次施工具有基礎工期緊、任務重的特點。巢馬城際鐵路3標積極創新,采用先進工藝方法,在基坑開挖前進行基坑降水,同時進行崗位輪班不間斷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有效保證了施工生產進度,降低了汛期影響。
新建巢馬城際鐵路作為安徽省首條控股建設的高速鐵路,北接商合杭鐵路,東聯南沿江城際鐵路,是合肥至馬鞍山的直接聯絡線,建成后將成為合肥“一小時通勤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安徽通往上海等長三角城市的高鐵新通道,對進一步完善區域高速鐵路網布局,提升通道運輸能力,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具有重要意義。
據人民日報消息,5月5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勞動節假期第5日,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6945萬人次,環比下降4.5%,同比增長13.0%。其中:鐵路客運量2110.0萬人次,環比增長6.6%,同比增長11.5%。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公路營業性客運量)24493萬人次,環比下降5.2%,同比增長13.2%。水路客運量110萬人次,環比下降34.0%,同比增長1.8%。民航客運量232.0萬人次,環比增長3.2%,同比增長5.6%。 5月1日至5日,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14.67億人次,日均2.93億人次,同比增長8.0%。其中:鐵路客運量累計10169.2萬人次,日均2033.8萬人次,同比增長10.8%。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公路營業性客運量)累計13.45億人次,日均2.69億人次,同比增長7.6%。水路客運量累計868.9萬人次,日均173.8萬人次,同比增長24.9%。民航客運量累計1114.3萬人次,日均222.9萬人次,同比增長11.8%。 5月4日(勞動節假期第4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8204.2萬人次,環比下降2.7%,同比增長12.0%。其中:鐵路客運量1978.6萬人次,環比增長9.1%,同比增長11.1%。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