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概況:霍邱縣蓼達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車輛保險定點服務采購項目(項目編號:HQQT2024039)的潛在投標供應商應在六安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http://ggzy.luan.gov.cn)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4年11月05日09點0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編號:HQQT2024039
2、項目名稱:霍邱縣蓼達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車輛保險定點服務采購項目
3、項目類型:服務類
4、預算金額:176.404512萬元
5、最高限價:176.404512萬元(第1包125輛8.5米安凱HFF6855G03EC12車型的車輛承保及相關服務工作,最高限價87.106318萬元;第2包129輛6.5米安凱HFF6650GEV32車型的車輛承保及相關服務工作,最高限價89.298194萬元)
6、采購需求:為確保公司所有車輛保險生效時間必須與上一期保險“無縫對接”,霍邱縣蓼達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根據工作要求,現采購2025-2026年度車輛保險服務。具體詳見采購需求。
7、合同履行期限:服務期2年。合同一年一簽,供應商第一年合同履約期間,經采購人考核合格的續簽第二年合同,供應商未達到考核合格標準或因政策變化導致采購人不能繼續履約的不予續簽合同。
8、是否接受聯合體:不接受聯合體投標。
二、申請人的資格要求
1、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2、落實政府采購政策需滿足的資格要求:非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但落實中小微企業、監獄企業、殘疾人福利性單位扶持政策。
3、本項目的特定資格要求:
具有《經營保險業務許可證》,如為省、市、縣級分支機構投標提供其總公司授權分支機構參加本項目投標的授權書(格式自擬)。
注:一家保險公司只能授權其一個分支機構參與本項目投標。
三、獲取招標文件
1、時間:2024年10月15日至2024年11月05日(北京時間)
2、地點:六安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http://ggzy.luan.gov.cn)
3、本項目招標文件(答疑澄清等相關文件資料)從六安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信息”-“其他領域交易”版塊本招標公告下方免費下載。
4、售價:零元
四、投標文件遞交截止時間、開標時間和地點
1、時間:2024年11月05日09點00分(北京時間)
2、地點:霍邱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第二開標室開標大廳(霍邱縣蓼源國控集團綜合樓五層)
3、投標文件提交方式:紙質提交,若是供應商的法定代表人到場的應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證(若是授權委托代理人到場的應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證和有效的授權委托書原件),需在投標文件遞交截止時間前提交投標文件,響應截止時間后不再接受任何有關本項目的資料。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5個工作日。
六、其他事宜
(1)本項目符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第六條第三款之規定,為非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項目。具體原因如下:本項目投標供應商須具有保監會頒發的《經營保險業務許可證》方可提供服務。
如對此項內容有疑問,可通過書面形式向采購人/代理機構提出質疑。監管部門:霍邱縣交通運輸局;地址:霍邱縣城關鎮新街口交通大廈;聯系人:吳先生;聯系電話:0564―6020227
(2)本項目采購標的所屬行業:其他未列明行業
(3)本項目共劃分2個包,評標順序按第一包、第二包依次進行,供應商可以同時參與本項目二個包的投標,但最多只允許成為1個包別的中標候選供應商,第一包的中標候選供應商不得推薦為第二包的中標候選供應商,但先開包別的中標候選供應商依舊參與后續包別的評審。
(4)投標保證金:本項目無需提供。
七、對本次招標提出詢問,請按以下方式聯系。
1.采購人信息
名 稱:霍邱縣蓼達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地 址: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城關鎮汽車總站
聯系方式:0564-2717897
2.采購代理機構信息
名 稱:安徽蓼欣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 址:霍邱縣城關鎮澤溝安置房A區商業辦公4樓
聯系方式:0564-2773098
3.項目聯系方式
項目聯系人:儲女士
電 話:0551-63634252
4.監督機構:霍邱縣交通運輸局
聯系人:吳先生
電 話:0564―6020227
2024年10月15日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