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中國中鐵四局認真貫徹中央、國資委、中國中鐵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戰略部署,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科技發展方針,緊密圍繞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目標要求,堅持“科技興企”戰略,大力推進科技攻關和科研創新,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有力推動了企業科技進步,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擴大了企業社會和品牌影響力,樹立了良好企業形象。
即日起,局技術管理部與《鐵道建設》報聯合推出《中鐵四局“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展》專欄,回顧總結“十三五”中鐵四局科技強企之路,為今后進一步加快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登高望遠,明晰未來。希望全局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優秀典型為榜樣,扎實工作,刻苦鉆研,銳意創新,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把四局打造成為建筑央企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而努力奮斗。
△蒙華鐵路白城隧道掘進施工
超大斷面山嶺隧道馬蹄形盾構法建造
關鍵技術
參與單位:四公司
依托蒙華白城隧道,中鐵四局及所屬四公司研制了大斷面馬蹄形多刀盤組合的土壓平衡盾構機,研發了大斷面馬蹄形隧道修建成套技術和黃土地區山嶺隧道施工的新工法,支撐了蒙華重載鐵路白城大斷面馬蹄形盾構隧道的建設,填補了工程界在大斷面馬蹄形盾構隧道修建方面的空白,為黃土地區山嶺隧道的建設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推動了山嶺隧道的施工技術進步。
“超大斷面山嶺隧道馬蹄形盾構法建造關鍵技術”成果的主要技術及創新點包括:
大斷面馬蹄形盾構管片分塊與接頭設計技術,大斷面馬蹄形盾構管片承載力足尺試驗系統,大斷面馬蹄形盾構隧道施工成套技術,大斷面馬蹄形盾構隧道信息化與BIM技術。盾構法施工在城市地鐵建設中已經廣泛應用,但盾構法施工山嶺鐵路隧道在國內還未有先例。
△國內專業單位聯合研制的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在鄭州組裝,在蒙華鐵路白城隧道成功投入使用
“超大斷面山嶺隧道馬蹄形盾構法建造關鍵技術”成果的成功實施,為未來山嶺鐵路隧道盾構法施工管理組織、施工技術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和大膽創新。將城市地鐵高標準的理念引入山嶺隧道,從提高控制精度和降低施工安全風險為后續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浩吉鐵路白城隧道無砟軌道
該成果先后榮獲2018年度國際隧道協會創新技術工程獎、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鐵道學會鐵道科技特等獎、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獲得33項發明專利、3項省部級工法,形成專著1部、論文7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