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簡介
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成立于1998年7月31日,是深圳市國資委直管的國有獨資大型企業。集團秉承“厚德載運,深鐵為民”的企業精神和“經營地鐵,服務城市”的企業使命,構建了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三鐵合一”的產業布局和軌道建設、軌道運營、站城開發、資源經營“四位一體”的核心價值鏈,著力構建開放、創新、共融的“軌道+”生態圈。截至2023年底,集團總資產7165.89億元。
集團目前共承擔深圳市15條地鐵線路合計524.7公里的運營任務,分別為1、2、3、5、6、7、8、9、10、11、12、14、16、20號線及6號線支線。在建地鐵項目20個,線路總長277.7公里;在建國鐵及城際鐵路共348.2公里。集團持續拓寬品牌輻射面,積極對外輸出運營、綜合聯調、維保、咨詢等多樣化服務,業務共涉及國內外(不含深圳)線路約524.98公里。
集團積極踐行“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TOD發展模式,以地鐵上蓋及沿線物業的升值效益反哺軌道交通建設運營,“軌道+物業”模式日益與城市深度融合,以樞紐為代表的“站城一體化”項目逐步成為核心產品。集團已構建寫字樓、商業、酒店、廣告傳媒等多種產品體系。
集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2010年至今累計為老年人、殘疾人等乘客提供約3.01億人次的免費客運服務,地鐵義工聯提供義工服務突破634.7萬小時,已建成并移交了2.32萬套保障性住房。
集團以“造就高素質員工隊伍,成為全球軌道交通標桿”為企業愿景,堅持“以乘客為中心,以價值為導向,以法制為圭臬,以奮進者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全力推進平安、法治、科技、美麗“四個深鐵”建設,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深圳市科技進步獎、國際隧道協會ITA地下空間創新貢獻獎等榮譽。
未來,集團將全面踐行“先行示范”理念,堅定扛起“交通先行官”的發展使命,加快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效益、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一流軌道交通企業,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都市圈建設。
二、博士后培養方向
集團2024年計劃招收博士后5名,可依托五大發展方向展開研究課題,具體如下:
序號 |
培養方向 |
主要內容 |
相關專業 |
1 |
深圳地鐵通過科技創新手段先行開啟智能建造技術應用相關工作,以模塊化設計、工業化制造、機械化施工、智能化安裝、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建材綠色化技術、新工藝及新材料制備技術為指引,大力推動智能建造技術在深圳地鐵工程中的應用。 |
土木工程、機電設備、材料、環境工程等相關專業 |
|
2 |
智慧運營方向 |
聚焦提高系統安全可靠性、提升網絡生產效率、完善綜合服務水平、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目的,研究云平臺技術、智能運輸技術、智慧客服技術、智慧運維技術、智能裝備技術、節能運營技術、綠色降碳技術,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智慧手段來實現軌道交通運營水平質的飛躍。 |
能源、環境工程、機電設備、信息技術、軌道交通等相關專業。
|
3 |
站城一體化方向 |
站城一體化旨在利用先進的TOD理念、規劃開發技術為站城一體化全流程進行科學優化,聚焦綜合規劃技術、標準化建造技術、經營開發技術。 |
土木工程、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 |
4 |
多網融合方向 |
多網融合旨在利用先進的規劃理念、開發技術、智慧化手段為“四網融合”保駕護航。聚焦互聯互通技術、綜合樞紐技術、一票式聯程技術、客貨混運技術,“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探索都市圈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一張網’”。 |
土木工程、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 |
5 |
新型基礎設施方向 |
新型基礎設施旨在利用先進的綠色化理念、信息化技術、智能化終端為基礎設施迭代升級,重點研究新能源設施、高質量網絡設施、軌道交通智慧中臺、智能感知終端。 |
信息技術、能源、軌道交通等相關專業。
|
三、招收對象
1.品學兼優,身體健康,無違法亂紀先科,年齡在35周歲以下,能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近三年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具有包括電子信息、網絡安全、信號工程、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電氣工程、自動化等軌道交通信息及設備相關類別專業;地理信息、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材料學等資源與環境相關類別專業等相關專業背景,博士論文研究方向應為上述相關專業;結構工程、巖土工程、建筑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地質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工程管理等軌道交通工程及管理相關類別專業;
3.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過3篇(或2篇EI或1篇SCI)以上的學術論文,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者優先,有較高的理論、實踐經驗,可獨立或牽頭完成科研項目研究工作。
四、工作條件和待遇
1.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將為進站博士后提供全面的生活及辦公保障,包括:生活補貼(每年稅前18萬元,共兩年)、公寓式宿舍(房租自付)、免費地鐵卡一張及相關配套辦公條件。
2.深圳市政府目前給予在站的考核合格的博士后研究人員18萬元/人﹒年的補助。博士后出站后留深,市政府提供科研資助30萬元,分三年支付。實際待遇以政府最新相關政策為準。
五、提交材料
1.報名須提交個人簡歷1份(含個人信息、學習(工作)經歷、博士論文主要研究內容、代表論文及著作、主要業績、重要獎勵、預期畢業時間),根據我司提供的博士后研究課題選定研究方向,并提供本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
2.面試須按照“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標準表格填寫《博士后申請表》(請在中國博士后網站下載),并撰寫博士后工作初步計劃書;
3.進站須交驗博士學位證書或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書;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留學人員,須提交由我國駐外使(領)館出具的留學證明和教育部的博士學位認定證明。
4.報名時間: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六、聯系方式
歡迎有意進站從事博士后研究的博士畢業人員申請。
簡歷投遞:發送簡歷至[email protected]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