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印象中,建筑工地多是塵土飛揚,泥濘不堪。其實,只要精心“打理”,扎實推進標準化文明施工,建筑工地也可以整潔美觀。
打造標準化工地、做好文明施工是寧波軌道交通穩進提質攻堅行動的重要課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8號線一期新開工站點——舊宅徐站和江北大道站,一起看看軌道交通標準化文明施工工地的風采。
推進標準化建設
力促高質量開工
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近日8號線一期舊宅徐站和江北大道站首幅地連墻啟動成槽作業,標志著車站正式進入主體圍護結構施工階段。
小編來到位于洪盛南路與江北大道交叉口的舊宅徐站,只見工人師傅們統一著裝、各司其職,現場作業全面鋪開,鋼筋綁扎、材料倒運、場地清掃……各類材料分區整齊堆放并配有標識,灑水車對既定線路進行沖洗降溫,緊張忙碌卻又井然有序。與之相隔不遠,位于江北大道和開元路交叉口處的江北大道站,同樣是揮汗如雨的大干場面。
業主代表張強告訴小編,他們始終將標準化準則貫穿建設全過程。開工前,面對管線密集、交通復雜、借地困難等難題,提前與屬地街道和有關部門展開對接。開工后,對施工方案可行性與規范性反復討論評審,確保工程高效優質推進。
以交通導改為例,為能一氣呵成、能快則快,在8月中旬近40℃高溫下,業主代表帶領項目團隊充當臨時指揮員,有條不紊指揮交通正常運行,同時按照標準放置、安裝護欄。在全員團結一致努力下,最終僅用半天時間完成導改。
讓工地更綠色,讓施工更智慧
舊宅徐站和江北大道站均地處洪塘核心地段,周邊小區商鋪眾多,人流量大,揚塵治理和噪聲控制成為重中之重。為此,項目部在工地內及周邊裸土都種上綠色草皮或用綠網覆蓋。為減少工地揚塵,圍擋上的噴淋系統采用專用噴頭,噴出的細小飄散微霧與周圍揚塵顆粒相互吸附,從而實現降塵效果。
為解決施工噪音難題,項目部靈活調整日夜工序,同時加強施工人員教育,避免車輛鳴笛、大聲喧嘩等不必要的噪音。此外,還成立了文明施工保障小分隊,每天早中晚三次對場地內外展開巡查,發現問題后第一時間反饋整改,確保責任明晰、即查即改。
下一步,寧波軌道交通將繼續高標準、常態化深化文明創建工作,持續完善標準化工地實施細則,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提升工地“顏值”,不斷發掘文明施工標桿、和諧共建樣板工地,營造安全文明施工良好氛圍,為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貢獻力量。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