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位于香坊區的哈爾濱地鐵3號線安通街車輛基地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工人們正在為運用組合庫打磨地面,目前,車輛基地施工進入緊鑼密鼓的收尾階段,建成后,將以現代化、智能化、低碳環保的全新面貌投入使用,年底前計劃3號線再增加12列新車。
哈爾濱地鐵安通街車輛基地承擔著地鐵3號線車輛的停放、運用、檢查、整備、救援、設備維修、材料供應以及人員技術培訓等作用,總占地約31.6公頃,總建筑面積17.8萬㎡。目前,地鐵車輛段“五大功能”庫,即停車庫、洗車鏇輪庫、工程車庫已全部建設完成,運用組合庫已施工完成98%、檢修庫已完成85%。
據了解,哈爾濱地鐵3號線現在運行的車輛共有23列,目前夜間收車后,暫時停放在1號線的哈南車輛段。隨著3號線的不斷建成、延長,地鐵集團計劃年底前再加12列,增至35列地鐵客車。中交二分局項目經理秦浩向記者介紹,停車列檢庫一號庫房能停放26列客車,已經全部建好,二號庫房也已進入最后的收尾階段,預計年底前停車列檢庫能正式投入使用,建設完成后,該庫房具備停放和維修54列地鐵電客車的能力。安通街車輛基地建成后還將成為目前國內首條全地下試車線。
為實時準確、全面地檢測車輛運行情況,安通街車輛基地的車輛智能運維平臺采用了可視化智能運維系統,可將車輛運行的狀態數據、故障數據等運行信息通過無線方式及時傳遞到數據庫中,并提供實時數據遠程監控以及本地非實時運行數據下載,從而為列車運行提供遠程專家技術支持和遠程故障診斷,以便對車輛出現的突發狀況及時進行處理,將運營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調度指揮中心現場,技術管理裴立偉告訴記者:“這套可視化智能運維系統相當于車輛段的行車指揮‘大腦’,我們用它編制一個上線列車運營計劃,然后下發給信號樓,值班員通過這個計劃表操作系統,按計劃把每列車投入運營,每天晚上也是一樣按照系統計劃讓車回到指定的位置,同時把車輛信息反饋給檢修調度,檢修調度根據車一天的運行狀態進行日檢、維護,保證第二天列車能夠正常行駛。”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