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1035公里,這是一條翻山越嶺的跨國鐵路,更是一條命運與共的友誼之路。
還有一個多月,中老鐵路就開通運營整整一年。一年來,這條國際大通道表現如何?云南是如何做好中老鐵路沿線綜合開發、賦能對外開放的?揣著諸多問題,記者參加了10月19日晚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的集體采訪。
黨的二十大代表、云南省委副書記石玉鋼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中老鐵路運營以來,應該講成效顯著,收獲超出了預期。累計發送旅客超過750萬人次,運送貨物869萬多噸,其中跨境貨物超過158萬噸。上個月,9月份,就達到了125萬噸,創下了單月的新高。”在現場,他分享了來自彩云之南的喜悅。
沿線發展活力激發。石玉鋼介紹,2021年,緬甸、老撾、越南對云南的出口是32.3億美元、19.6億美元和12.4億美元。今年1至8月,老撾對云南出口就超過了50億元,同比增長30%。“他們出口木薯粉就達到2.5億美元,一大批農民從中受益。”石玉鋼說。
2021年12月3日,“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中老兩國互利合作的旗艦項目——中老鐵路通車,習近平主席出席通車儀式時強調,要把中老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民眾。
今年5月30日,昆明正式托管西雙版納磨憨鎮,共建國際口岸城市。托管磨憨鎮,讓昆明成為全國唯一一座有“邊境線”的省會城市,將統籌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昆明經開區、昆明綜合保稅區、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的“四區”政策優勢。距離600多公里的“雙向奔赴”,背后是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一大創舉。
石玉鋼表示,昆明、磨憨是中老鐵路國內段的一首一尾,把磨憨口岸托管給昆明,就是云南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舉措,這樣就實現了托管聯建。托管以來,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新增市場主體135家。目前,老撾萬象到泰國曼谷的老泰鐵路,正在加快推進,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和中老鐵路連通。
石玉鋼說,目前,有25個省份開通了中老鐵路的跨境貨運列車,并且常態化開行瀾湄快線國際貨運列車,已經開行了200多列。云南在昆明新建了海關監管場所,打造國際鐵路場站,創新多式聯運鐵路快通模式,無需另行辦理轉關手續,就可以直達出境。中老鐵路為南亞、東南亞乃至環印度洋地區進入14億人口的中國大市場架起了便捷陸路新通道。
云南地處西南邊疆,但“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邊疆變成了前沿!這是云南的孜孜追求。
近年來,云南高速公路建成里程突破1萬公里,居全國第二位;高速鐵路從無到有,鐵路里程達4741公里,16個州(市)有一半通了高鐵。茶葉、鮮切花、咖啡、核桃、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每年為上海、廣東、香港等地輸送大量新鮮、高品質的蔬菜。
石玉鋼介紹,云南正按照大通道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帶動大貿易、大貿易帶動大產業、大產業帶動大發展、大發展促進大開放的思路,實施中老鐵路三年行動,讓黃金大通道更好地賦能云南大開放。
穿山嶺、跨江河、過田園,“一帶一路”,你來我往,風光正好。
“中老鐵路沿線就是一道風景,歡迎大家坐上動車,到元陽看紅河的哈尼梯田,到景邁山去品味曼妙普洱茶,到野象谷去偶遇亞洲象,享受詩和遠方。”石玉鋼代表云南人民發出了誠摯邀請。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