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第一個高鐵列車等比例模型在葉卡捷琳堡舉行的“INNOPROM-2024”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展出。同時,還展示了這一列車頭部車廂的全尺寸模型,模型內設有:駕駛室和乘客艙(商務艙和經濟艙)。
俄羅斯“錫納拉集團”(SinaraGroup)副總裁安東·祖比欣表示:按普京的指示,俄于今年2月啟動實施俄羅斯高鐵線路項目。錫納拉集團成為了高鐵列車的制造商、供應商,并負責維護。
俄羅斯目前計劃生產43列高鐵列車:2列試驗列車和41列量產列車,車最高構造速度將可達每小時400公里,運營速度為每小時360公里。
該列車采用空氣動力學外形,阻力系數最小,可降低噪音和能耗。使用擠壓鋁型材作為主要結構材料將減輕列車的重量,俄國產10兆瓦牽引驅動裝置將在專業鐵路基礎設施上提供高達400公里/小時的速度。
列車采用8節車編組,總載客量為455名乘客,還可以采用重聯模式(8+8 節車廂)運行。該列車將配備機器視覺系統、遠程控制、區間控制和數字控制裝置。
高速列車的開發工作由俄羅斯鐵路公司和錫納拉集團聯合創建的鐵路運輸工程中心(RTE)負責。超過100家俄羅斯零部件制造商將參與生產合作,組織高速電動列車的批量生產,其中許多制造商已經參與了完全俄羅斯高速電動列車“Finist”的生產。列車的牽引驅動系統將由 Sinara – Transport Machines 控股公司生產。烏拉爾機車廠計劃生產高速電動列車轉向架、車體、總裝和調試。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