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與老撾蘇發努馮大學共建的中老工程師學院25日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這家學院將重點培養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及東盟相關國家所需的鐵路工程領域應用創新型國際化人才。
圖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與老撾蘇發努馮大學簽署共建中老工程師學院合作備忘錄。受訪方供圖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陳靖表示,中老工程師學院是中老各方開展鐵路及相關領域更多層次、更高水平交流合作的實踐地,在于為中國和東盟的鐵路合作貢獻更多上海智慧和力量,未來有望成為中老兩國開展更多跨界創新合作的新平臺。
老撾蘇發努馮大學校長維拉·阿諾拉表示,蘇發努馮大學近年來已安排30多名學生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學習深造,雙方共建中老工程師學院,有助于推動老中之間更多不同形式的教育合作與友好交流。
圖為中老雙方代表為中老工程師學院揭牌。受訪方供圖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郭慶松表示,中老工程師學院是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探索“應用型高等教育走出國門辦學”的最新實踐。今后,中老工程師學院將以“定制課程”形式,由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安排教師前往老撾蘇發努馮大學教授鐵路工程專業課程,進一步促進雙方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和文化交流,推動中老鐵道工程高等教育合作走深走實。
據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汪小帆介紹,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今后還將聯合老撾國立大學、蘇發努馮大學,與中老鐵路等行業企業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協同、產教融合”的國際化應用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
2009年,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成立軌道交通學院,參與了中老鐵路的前期勘察設計咨詢和施工檢測等工作。2018年起,老撾高校派遣學生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學習鐵路相關專業知識,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成立了國內首個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本土化高級鐵路技術人才的“中老鐵路精品班”。2021年,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成立“一帶一路”瀾湄鐵路互聯互通中心并獲批成立上海市“一帶一路”中老鐵路工程國際聯合實驗室。如今,在中老鐵路老撾段沿線,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培養的老撾留學生已開始顯露身手。(完)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