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88天的艱苦施工,8月15日,由北京市政路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總承包二部國道109項目部承建的齊家莊隧道右線貫通,致此齊家莊隧道雙向貫通,這標志著國道109新線高速2023年底貫通全線的目標又向前邁了關鍵性的一步。
齊家莊隧道屬于短隧道,長度298.714m,洞門型式進口為削竹式,出口為端墻式。國道109項目部超前謀劃、加大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投入,同步開展開挖、支護、仰拱、二襯流水作業等施工流程。同時,優化施工組織,做好材料保供,保證現場施工連續開展,保障隧道施工順利推進。在開鑿隧道的過程中,項目部共同奮戰,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難——爆破施工溝通難
齊家莊隧道周邊環境較為復雜,隧道進口距離齊家莊村民房最近距離約30m,隧道出口距離齊家莊村民房最近距離約50m,在隧道開工之初,項目部兵分兩路,工程部積極與村內群眾協調,逐戶進行現場查勘;技術部請來北京工業大學教授來現場查勘,召開專題討論會,并最終將爆破方案進行調整,減小隧道掘進進尺、增大鉆孔密度、采用水封法爆破,改善填塞質量,減小單孔裝藥量的同時,保證爆破效果,最大程度上降低爆破噪聲以及爆破振動。最終在項目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實施爆破作業,為隧道的貫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戰——超淺埋注漿攻關戰
隧道右洞AK70+207——A1K70+235段表層為填土層,下部為強風化安山巖,山體破碎。隧道洞頂埋深較淺,最淺處僅不到6m,最深處也僅有16m。為保證施工安全,先采用全斷面地表注漿,再進行開挖。地表注漿采用50mm鋼管樁,間距1.5×1.5m梅花型布置。鋼管打入深度為仰拱下2m。漿液采用水泥漿液,在開挖階段,發現該地段地下水較豐富,通過改變工藝方法,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進行注漿,通過反復現場試驗確定合理注漿參數,最終克服種種困難,成功打贏這場攻堅戰。
護——讓位道路保古樹
在初勘放線時項目部發現在齊家莊后山上有60多棵古側柏樹,為保護這些古柏樹,經北京市園林局專家現場踏勘,要求更改道路設計方案,保護全部古樹。經主管部門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協商規劃調整,堅持古樹保護先行的原則,最終確定“建筑讓位古樹”,將一部分挖方路基改變為隧道,并同步對道路、入口等規劃布局進行調整。經過一系列的保護措施,目前這些古柏樹長勢良好,與現代建筑和諧并存,深受林業專家好評。
項目部職工表示,保護古樹就是保護歷史,留住古樹就是留住鄉愁。在逐漸工業化的今天,既要加快新時代建設,也要留住心間最柔軟的一片天地。
研——課題研究結碩果
自齊家莊隧道進場施工以來,面對如此多的施工難題和挑戰,國道109項目部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決定逐項開展技術攻關,與北京科技大學聯合開展《淺埋偏壓隧道洞口開挖穩定性分析和加固處理技術研究》課題研究,優化施工方案、根據圍巖變化情況,有效克服爆破振動、超淺埋注漿、古樹保護等實際困難,最終形成工法1項,發明專利2項,核心期刊論文3篇。
同時,項目部克服疫情影響,科學規劃,倒排工期,嚴格落實技術交底、安全管控、環水保監督等工作,合理調配機械設備、人員材料等各方面資源,充分發揮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作用,全力攻堅克難,穩步推進項目建設,確保了隧道的順利貫通。
該隧道的順利貫通也宣示著十一工區預制梁場到十工區靈山互通橋梁的運梁通道順利貫通,接下來,項目部將按照既定計劃通過該隧道把預制梁源源不斷的運輸到靈山互通內橋梁上部結構,有力推進十工區的橋梁施工進度!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