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土木工程協會發布了《關于公布第二十屆第一批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入選名單的通知》,共有44項各領域的標志性工程入選,其中包含成都軌道交通7號線工程。這是成都軌道交通7號線繼被評為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后獲得的又一國家級大獎,也是成都軌道集團第二次問鼎中國土木工程的最高獎項。
成都軌道交通7號線是成都市中心城區沿二環附近敷設的一條閉合環線,線路全長約38.615km,全部為地下線,共設31座車站,是國內首條一次性建設開通的全地下結構環形線路,于2017年12月開通。
作為成都軌道交通首條閉合環形線路,成都軌道交通7號線與已建成的1、2、3、4、5、6、8、9、10、18號線等多條放射型線路形成換乘關系,開啟了成都地鐵“井+環”線網化運營新時代,極大地緩解了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狀況,使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增強了整個軌道交通線網的客流吸引能力;7號線還串聯了成都南站、成都站(目前正在升級改造)、成都東站三大鐵路交通樞紐以及茶店子汽車客運站等多個公路客運中心,加強了成都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的互聯互通,有效疏解了核心區以外各放射線間的客流交換功能,具有巨大的換乘功能和客流集散效應,有力改善了交通環境、提高了市民出行效率。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經科技部核準、住房城鄉建設部認定、多部委支持與指導,是中國土木工程領域工程建設項目科技創新的最高榮譽獎。該獎項旨在弘揚科技創新精神,表彰獎勵在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中成績顯著的工程建設項目。因超嚴苛的申報條件、高精尖的評選標準,這項國家級大獎被稱為中國建筑業含金量最高的“科技創新工程獎”,被視為工程技術領域的“珠穆朗瑪峰”。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