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官網發布《關于擬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記者獲悉,濟南擬開放環華山湖測試道路、中央商務區測試道路和漢峪金谷測試道路作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中巴車自動駕駛測試及示范應用)。
從《公示》內容看,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請開放部分城區道路作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中巴車自動駕駛測試及示范應用),申請路段為——
1.環華山湖測試道路,起點華陽宮站,結束華陽宮站,全長約9.3公里;
2.中央商務區測試道路,起點國際金融停車場,結束國際金融停車場,全長約2.9公里;
3.漢峪金谷測試道路,起點華悅路鳳飛路,結束華悅路鳳飛路,全長約1.5公里。
《公示》提出,經專家評審、實地勘察等工作程序,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聯席會議擬開放以上路段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中巴車自動駕駛測試及示范應用),現向社會公示。相關意見和建議可于2024年7月12日17時前,反饋至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聯席會議辦公室。聯系電話:51705721。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