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記者從合肥公交集團了解到,該集團成功完成數據資產入表工作,在全國公交系統中構建了“數據采集-治理-確權合規-評估入表-交易-融資”的數據資產全周期運營新模式,這在全國公交行業屬首家。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數據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寶貴資產之一。合肥公交集團積極探索數據價值轉化新路徑,構建數據資產管理體系,將“數字資源”變成高價值“數據產品”,與多家專業機構攜手共同完成數據資產入表工作,并在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上海數據交易所完成數據知識產權、數據產品登記,順利獲得低利率融資,成功打通了數據“資源化→產品化→資產化→資本化”的轉化路徑。
合肥公交集團信息中心工程師李璐介紹,合肥公交集團的數據資產還廣泛應用于城市治理領域,與高德、百度、騰訊等企業共享,挖掘商業應用場景和市場價值,為城市交通智慧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在合肥,乘坐公交可打開高德地圖APP,查看公交實時到達站點等信息,減少等待時間。市民便捷的出行體驗背后,離不開數據的“幕后助力”?!耙猿鲂蓄I域舉例,我們打通了不同主體間的數據壁壘,數據經過清洗、加工后,可以形成高質量的公共交通出行數據資產,再通過合肥數據要素流通平臺,輸出至社會生產經營活動中,可以讓市民出行獲得更好的體驗感。這可以理解為數據市場化?!焙戏蕯祿亓魍ㄆ脚_負責人陳愛華介紹,目前,因交通數據協同效應強、市場需求大,此類數據產品的流通交易對提高整個行業的運營服務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為合肥市城市客運的骨干力量,合肥公交集團業務覆蓋311條常規線路和371條定制線路,年客運量超過3億人次,積累了海量的數據資源,數據涵蓋線路站點、車輛運行、客流分析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全方位覆蓋“人、車、路、站、場”的立體化數據資產池。
未來,合肥公交集團將繼續完善“數據采集-治理-確權合規-評估入表-交易-融資”全周期運營模式,主動順應城市發展的新方向與新需求,深度挖掘數據價值,不斷探索更多數據資產融資新路徑,進一步推動數據資產價值“變現”,創造更多可充分釋放新質生產力潛力的實踐案例,提供可復制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