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進程中,新疆伊吾縣通過科技創新開辟綠色發展新路徑。2024年7月,全疆首條氫能公交車示范線路在伊吾正式開通運營,7輛搭載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新能源公交車開始穿梭于大街小巷。截至目前,該線路總行駛里程已突破20萬公里,繪制了一幅綠色、高效的出行畫卷,為氫能交通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實踐樣本。
4月1日,伊吾縣淖毛湖鎮客運站首班氫能公交車準時發車,駕駛員卞繼強手握方向盤平穩駛出站臺,開啟了綠色交通新一天的運營征程。卞繼強是一位擁有15年駕齡的“老”司機,也是城市交通變遷的見證者與親歷者。在這漫長的時光里,他駕駛著公交車穿梭于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親身經歷了我國公共交通能源結構三次意義非凡的升級之旅:從昔日柴油發動機轟鳴作響的時代,到鋰電公交車帶來的靜音環保革命,再到如今氫能公交車的嶄新亮相。每一次轉變都深刻映射出國家綠色發展戰略的堅實步伐。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車窗,卞師傅總是提前到崗,細致入微地完成發車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職業的熱愛與對城市發展的貢獻。
伊吾縣伊順公交公司車隊隊長卞繼強表示:“咱們這是加氫,然后可以轉換成純電的,它就比較環保,比較節能。因為以前都是鋼板的車,現在我們這都是氣囊的,所以說它的舒適性從駕駛的各個方面來說,都比以前的車提高了很多很多。我們駕駛員都是這樣說的,一天開下來感覺不是太累。”
氫能公交車的落地應用,不僅為駕駛員營造了更加舒適、綠色的駕駛環境,更以實實在在的出行便利惠及廣大居民。當前,氫能公交線路已推出系列惠民票價政策與便民舉措:跨鄉鎮線路票價統一為2元,城區及鄉鎮內線路僅需1元;60歲以上老年人、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人員、身高1.2米以下兒童及在校學生等群體均可免費乘車。伊吾縣淖毛湖鎮居民依得里斯·牙牙說:“坐上人特別舒服,出行也方便了,車內也噪音不大,干凈舒適。”
據了解,自全疆首條氫能公交車示范線路開通以來,該示范線路運營情況良好。伊吾縣伊順公交公司法人王鵬介紹:“我們氫能公交車每天累計運行13個小時,往返于前山鄉、淖毛湖鎮等地,日運行里程將近1000公里,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
未來,伊吾縣將繼續深化氫能技術應用,擴大氫能公交運營規模,完善相關配套設施,為全國氫能交通產業化發展貢獻更多“伊吾智慧”與“伊吾力量”,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