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工具應學會為風景“讓路”
2025年04月27日 14:02 |
來源:
城市交通網 ·
閱讀量: 1,337
近日,一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自己乘坐高鐵時,部分車窗上貼了許多貼紙,不僅占據一定視線也影響乘車體驗。對此,相關鐵路局工作人員表示該網友乘坐的是特色車廂,并非所有列車都是如此,就像發往成都的車有些有熊貓貼紙,車窗貼貼紙是為了給旅客帶來更好的乘車體驗。
在一些旅游城市,公交車、高鐵、出租車等交通工具上都會張貼特色宣傳貼紙。這種方式的確能吸引游客目光,激發他們對當地特色的興趣。然而,當大幅特色貼紙覆蓋高鐵車窗時,原本旨在為城市宣傳增色的手段,卻因阻擋乘客視野而喧賓奪主,文旅宣傳已然越界。
誠然,借助公共交通工具進行宣傳是提升城市曝光度的有效方式,但必須把握好“度”。公共交通的核心功能是方便人們出行,車窗的設計初衷是讓乘客在旅途中欣賞沿途風景,以打發時間、舒緩情緒。但當大幅特色裝飾占據車窗,廣告、宣傳畫等非自然“風景”強行進入乘客視野,隨之而來的便是乘客的不滿。
特色裝飾不應僅以廣告宣傳為目的,還可以展現當地人文風情。例如,山東青島的一輛307路公交車變身“移動美術館”,車窗展示的不是生硬的廣告,而是當地幼兒園師生創作的童真畫作。這些畫作所占空間不大,既保留了車窗上方的觀景視野,又將城市文化自然融入日常生活。當公共服務為文化留白、為視線松綁,車廂就不再是商業與觀景的博弈場,而成為流動的文化展廳。
要解決公共交通工具上“裝飾與功能”的沖突,可從空間規劃入手。一方面,可壓縮宣傳空間,將宣傳貼紙貼在座椅背板、扶手等非觀景區域;另一方面,車窗可采用漸變貼膜技術,上半部分保持透明,下半部分展示當地特色文化,這樣既能保障乘客視野,又能達到宣傳效果。
看得見風景的窗口,是公共服務最溫暖的底色。未來,公共交通工具應回歸“服務本位”,無論是高鐵車窗上的貼紙,還是地鐵車廂內的裝飾,都應學會為風景“讓路”?!鯊堥L蘋(西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