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的清晨天氣有些陰沉、還有些冷,但是有一群志愿者戴著綬帶拿著條幅和紅旗,已經站在了臘山立交橋T3路公交站牌開始為乘車的市民服務了,他們就是干線公司四隊的“劉凱志愿服務隊”。
說起來這個志愿者服務隊隊長,乘客們都紛紛伸出大拇指點贊,因為這個服務隊長是一位年齡較大的工作者,從2016年9月T3路成立以來,他就一直每天站在臘山立交橋T3路首站為乘客們服務,到目前算來已經度過了6個春、夏、秋、冬。他就是乘客心中的“點頭哥”和”“撐傘哥”,也是同事們口中的“凱哥”劉凱。
T3路是濟南公交的一條貫穿濟南東西的高峰通勤線路,自線路成立以來,憑借大站快車的優勢受到了許多上班族的喜愛,逐漸有一些原來開車的上班族也加入了公交的綠色出行隊伍,成為了T3路的忠實“粉絲”。
隨著T3路的客流增長,在臘山立交橋T3路首站等車的乘客越來越多,為了讓乘客們文明排隊、文明乘車,凱哥每天早上6:30就站在站臺維持秩序,直到8:10左右客流下降才離開。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凱哥每個工作日都出現在站臺上堅持值守從未間斷過,不管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特別是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凱哥更是不敢懈怠,每個工作日堅持上崗值守,他手持測溫儀為候車乘客測溫,督促提醒乘客佩戴好口罩,檢查健康碼,指導乘客掃場所碼登乘車輛,同時叮囑提醒每一名線路駕駛員落實防疫工作要求,為廣大乘客積極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乘車環境。
在這個站臺,凱哥與每一位乘車的市民點頭打招呼,有一名叫火山的報社記者親切的稱凱哥為“點頭大哥”,曾以《“點頭大哥–“T3”站臺的風景線”》為題目在網絡齊魯壹點APP上對劉凱站點堅持護站值守進行過報道。為市民乘客服務,在凱哥的身上不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融入到了他的一言一行,對于他來說變成了一種責任、一種擔當,同時也給他帶來一份幸福、一份快樂,他又將這種幸福和快樂傳遞到了每一位乘客。
在劉凱的帶領下,車隊成立了“劉凱志愿服務隊”,車隊的黨員及高星級駕駛員積極參與,用他們溫暖的服務和熱情的問候驅趕了冬天的寒冷,候車的隊伍,已經成為了泉城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