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尾實時同步顯示紅綠燈倒計時信息的公交車(新華網 馬天龍 攝)
雖然被前方公交車遮擋了視線,但車主馬先生還是在紅燈亮起后準確踩下了剎車,避免了一次闖紅燈的違法行為。
這一幕發生在重慶兩江新區的一處十字路口,避免馬先生闖紅燈的原因,是前方公交車車尾實時同步顯示了紅綠燈倒計時信息。
近日,部分網友將自己拍攝的重慶公交車尾裝“紅綠燈”的畫面上傳至短視頻平臺,隨即引起眾多網友留言點贊。部分網友表示:好多次跟著大車過紅綠燈,都因為視線遮擋闖了紅燈,重慶這種暖心舉動應全國推廣。
892次公交車行駛線路主要集中在龍盛新城,也是加裝了車尾顯示“紅綠燈”的線路之一。在駛過永和路公交站后,車尾隨即亮起了前方交通信號燈桿上的倒計時信息,并且通過箭頭指示的不同方向,都有相應的倒計時秒數,和車輛所在路口的紅綠燈同步。
據了解,兩江新區已有近20條公交線路、100余輛公交車上可實現上述功能,主要集中在兩江協同創新區、魚復等區域。
公交車尾顯示紅綠燈倒計時是如何實現的呢?兩江協同創新區企業——希迪智駕重慶新驅動公司副總經理岳紅舉表示,通過對沿途交通設施和相關線路車輛進行智能網聯改造,交通信號燈的信息就能快速通過V2X直連通信技術傳遞給公交車上的車載通訊單元,隨即在車輛尾部顯示。
“公交車尾顯示紅綠燈倒計時只是車路協同技術的一個應用。” 岳紅舉表示,目前還能通過識別公交車調整交通信號燈,實現不需要物理的公交優先道仍能確保公交優先通行的智慧交通場景。
據了解,重慶兩江新區經過車路協同改造后公交車紅綠燈顯示信息誤差已縮小至1秒鐘以內,幾乎與實際同步。
近年來,兩江協同創新區對總里程約55公里的道路進行了智能化升級,實現了主動式公交優先通行、L2+I4高級別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游船等三大類32小類車聯網場景,涉及自動駕駛公交、智能網聯微循環小巴、自動駕駛清掃車、數字公交等共計12類車輛。
重慶(兩江新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是西部第1個、全國第4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項目結合重慶汽車產業基礎和山城復雜道路交通特征,構建豐富實用的車聯網應用場景。目前,立項項目涉及區域580平方公里,已建成近百公里城市示范道路、產業園區示范道路,實現了信號燈綠波通行、行人過街檢測、道路拋灑提醒等30余種車聯網應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