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五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防范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展”。成都公交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多措并舉開展防災減災系列活動,全力保障市民乘客出行安全,營造平安、和諧的交通環境。
“三防”聯動構建安全應急管理閉環
依托bocc和安全智慧管理系統形成應急聯動指揮網絡,建立“1+7”應急管理組網,通過“技防+人防+物防”三重防范機制,實現分層分級管控,進一步提高應急管理工作效率,將中心城區劃分為99個網格片區,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完善暴雨、颶風、地震等多種災害情況應對措施,同步采取網格智能指揮系統監管與現場管理相結合的方式,第一時間就近調配網格人員,及時到達各類突發事件、災害現場,快速有序地進行現場處置,實現安全應急閉環管理。
防檢結合夯實“安全基礎”防線
常態化開展車輛安全、服務、設施設備等問題的督導檢查,根據天氣變化,加強對德源公交場站、石羊場公交站、國際商貿城場站和文家場繞城下穿隧道等低洼點位的防汛防洪排查,消除各類風險隱患點。同步組織開展2023年防災減災(防汛)培訓教育活動,利用“線上+線下”多點發力,提升職工緊急避險意識和應對各類災害及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以練促戰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與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局和市公安局軌交分局聯動發力,鞏固應急處置專業能力和流程,近兩周開展場景類突發事件應急演練13場次,構建全員參與、各界支持的應急處置新格局。嚴格落實應急物資裝備保障和應急備勤值守工作,清單化管理物資、車輛、設備、人員等應急資源。
志愿服務持續走深走實
組織志愿者在九里堤公交場站、侯家公交場站、五桂橋場站、成都西村大院等地,開展防災減災黨員志愿服務主題活動。發放防災減災、避災自救宣傳資料,宣講火災應急處置方法及逃生指南……加深市民、職工防災減災意識,營造防災減災良好氛圍。
防災減災,應急處置,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運營者,成都公交始終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保障乘客安全出行,護航城市安全發展,讓我們共同維護城市交通運輸安全穩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