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被交通運輸部授予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稱號。這標志著烏海市在2017年8月入選“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部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名單后,順利通過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驗收。
為了落實創建任務,烏海市圍繞國家公交都市創建目標,大力實施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實施方案各項任務,公共交通快速發展,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形成“體制更順暢、管理更精細、發展更健康、服務更優質、市民更滿意、示范更有力”的新局面,達到國家公交都市驗收標準。
經過5年時間創建,烏海中心城區公交樞紐站、公交車、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截至目前,烏海市城市公共汽電車進場率100%,主干道公共交通港灣式停靠站設置比例達到22.09%。新建或改擴建的城市主干道,均設置公共交通港灣式停靠站,在大型住宅區、人流集散地建設公共交通首末站或換乘樞紐,初步建成公交換乘樞紐和集多種運輸方式為一體的城市綜合客運樞紐網絡。建成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和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非現金支付廣泛應用。
此外,烏海市城市交通節能減排水平得到明顯改善,新能源公交車輛比例逐漸提高,公共交通車輛保有量達到10.79標臺/萬人,綠色公共交通車輛比例達到92.35%,充電、加氣、加氫等站點建設正穩步推進。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